应急ldquoDNArdquo

应急“DNA”??

第贰期

科普资讯引入??

这些“错误的急救常识”你了解吗?

烫伤后抹牙膏?

烧伤、烫伤后,很多人会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

1、危害

涂抹牙膏后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给人带来“涂牙膏真的很有效”的错觉,其实这仅仅是因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凉爽过后,带来的有可能是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同样的,烫伤后涂酱油、香油等,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

2、正确做法

普通烫伤之后,应该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烫伤部位,起码冲5分钟,严重时冲20分钟以上,直到不觉得痛,或者疼痛明显减轻为止。

轻度烫伤,在冲水后,可用干净毛巾或纱布包上冰块(用保鲜袋装好,避免融化滴水)进行冷敷,降低受伤处的温度,缓解疼痛、减少组织进一步热损伤。

如果烫出了水泡或更加严重,不要弄破水泡,及时找医生处理。

专家提示:很多人平常还会用牙膏祛痘、治脚气、涂痱子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

吃饭时很多人都遇到被鱼刺或生硬食物卡到喉咙的情况。通常都会使劲吞咽食物,甚至大量喝醋、喝水以求缓解。

1、危害

喝醋并不能软化鱼骨头,喝多了反而灼伤食管、胃黏膜;吞馒头吞饭这样的动作,则可能把鱼刺越带越深,刺破食管或者血管,风险更大。

2、正确做法

如果感觉有鱼刺卡住可以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手电筒照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越不舒服说明鱼刺离口腔越近,有时可用手或镊子将异物夹出。

如果实在取不出来就别勉强,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处理。。

止血时,用力捆扎?

做饭时,一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一般人都会用纱布或创可贴紧紧勒住伤口,有时把手指都勒紫了。

1、危害:其实,这样会阻碍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肢体肿胀、青紫,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末端坏死。

2、正确做法: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伤口止血),若血液浸湿纱布,最好也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后,用绷带、布条包扎伤口。

还可以用手指将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头上,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四肢,但由于影响血液供应,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晕倒掐人中?

有人晕倒了怎么办?也许很多人下意识地就是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来被奉为“急救神技”。但是这种方式在临床上主要针对于晕厥的患者,对大多数患者不仅无效,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1、危害

人在仰面倒地时,大多数气道是开放的。而掐人中的时候,常常把患者的头抱起来,抠住下巴的手往下使劲用力按压。大拇指在掐人中的时候,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用力,这样反而会让伤者的嘴闭紧,口腔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窒息或呼吸道堵塞的严重后果。

2、正确的做法

对于晕倒、昏迷的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仰卧并且抬高下巴,清理掉口鼻里的异物,这样能保证呼吸顺畅;如果生命体征消失,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及时拨打急救。

受伤崴脚揉一揉?

头部,四肢不小心磕碰而血肿了,或是脚踝手腕等关节扭到,很多人下意识的都会想揉一揉,觉得会减轻疼痛。

1、危害

对血肿处揉一揉不仅不能缓解伤痛,刺激了伤处,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小血肿硬是被揉成大血肿,医院。

脚崴了,揉一揉则可能使关节错位。

2、正确做法

受伤后最重要的是固定和保护,冰敷可以减少肿胀,严格禁止扳和揉;而头部摔伤需要格外注意,医院检查,防止脑震荡的发生。

癫痫急救五大错误

错误抢救姿势一:使劲掐人中

自从人们知道了“人中”这样穴位后,无论是学过医的还是普通人,遇到癫痫患者上来都是意识地就是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来是民间的“急救神技”,中暑晕倒,掐人中;癫痫发作,掐人中……不管病人如何,反正一上来掐人中就“对”了,现实或电影、电视剧里更是如此。

癫痫一旦发作就无法阻止,直至神经元停止异常放电,因此任何方法都无法终止病人的抽搐。掐人中不仅无法终止抽搐,还有可能带来额外的伤害,比如压伤等。事实上,在各国(包括咱们中国)的癫痫急救指南中,都没有“掐人中”这个方法。所以,下次不要再掐人中了。

错误抢救姿势二:往嘴里塞东西

为了防止癫痫患者咬伤自己的舌头,抢救者总是千方百计撬开牙齿,放入毛巾等,恨不得把嘴里都塞满了,把筷子等东西放到牙齿之间不让其闭口更是常有的事。

美国急救指南关于癫痫急救的指导,美国认为没有必要在癫痫时是防止舌咬伤,因为癫痫发作时强大的咬肌闭合有可能导致患者会咬断塞入的东西,而断裂物品容易引起窒息,从而非常严重的后果。

中国的急救指南认为需要立即塞入毛巾防止咬伤。

综合中美两国的急救指南:如果没有专业的急救人员在场,请勿往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相对于可能出现的舌咬伤,窒息的后果严重得多。

错误抢救姿势三:让癫痫患者正躺

为了方便人们的施救,人们总是想当然的将患者正面朝上。其实正确的是将病人调整为侧躺姿势,解开其领带、胸罩、衣扣、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助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避免呛到或者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果身体姿势无法调整的话,请将病人的头部向两侧偏转,并及时擦去分泌物。当然有假牙的首先取下假牙,以免误吸入呼吸道。

错误抢救姿势四:按住癫痫患者

癫痫患者发作时,周围施救的人员总会选择按住患者的肢体,一个人有时还不够,往往是身边的三四个人都上,按住患者的四肢,不让其运动,防止其撞到周围的物体。

我们不应约束患者行动。也就是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发作过后昏睡不醒,尽可能减少搬动,让病人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已摔倒在地的病人,应检查有无外伤,如有外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错误抢救姿势五:医院

遇到癫痫患者,周围人总是出于“好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拿起手机拨打,即使病人恢复正常,周围人也会关心的嘱咐:医院好好检查,好好看,万一以后出什么事。

?不要掐人中;

?不要将任何东西塞进嘴里;

?将患者侧翻在一边;松解过紧的衣物;

?避免约束患者行动;

?记录癫痫发作时间;(如果超过一定时间就打)在癫痫发作停止后才给予帮助。

触电

急救原则

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1、迅速要动作迅速,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将触电者移到安全的地方。

2、就地要争取时间,在现场(安全地方)就地抢救触电者。

3、准确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正确。

4、坚持急救必须坚持到底,直至医务人员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再无法抢救时,才能停止抢救。

六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具体步骤如下:

①、用按压止血法,将清洁的布块或者毛巾等垫在伤口上,直接按压10-20分钟。

②、血止住后,用绷带轻轻包住,不要包的太紧。

③、不要用脱脂棉或草纸垫在伤口处,也能在伤口上涂药物。

④、如果伤口不被脏东西污染,首先使用液进行冲洗,不要使用肥皂。

⑤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不要擦掉,伤口内如果有玻璃片等异物也不要拔出,医院就医。

2、指压止血法:此方法一般适用于较大动脉出血的情况,为止血短暂应急措施,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将动脉压迫到骨面上。使血管被压闭住,

中断血液,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1)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伤口,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2)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3)前臂出血:用一根手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沟处的搏动点。

(4)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点后方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把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5)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6)大腿出血:自救时双手用双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搏动处。

(7)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同时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头顶、躯干等体表血管外伤时的出血处,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4、橡皮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法适用于四肢伤大出血,且其他的办法无法控制的情况。止血带的选择以充气止血带最好,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橡皮管、布条、绷带代替,但应在止血带下增加衬垫,千万不能用细的布条、绳索、电线等直接捆绑。止血带宜绑在患肢的根部,如上臂根部、大腿根部等部位,因为前臂由尺、挠骨、小腿由胫、腓骨组成,血管、神经走行在中间。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使用止血带要十分小心,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不必绑得太紧,以能止血为好;

B.每隔1小时要放松3-5分钟,扎止血带时间小于1小时,要准确纪录好止血带捆绑的具体时间;

C.决定要松开止血带时,一定要有医务人员在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处理方式。

D.使用部位,上臂出血应扎在上臂1/3;前臂或手外伤应扎在上臂下1/3,上臂中下1/3处有神经,紧贴骨面,不易扎止血带,以免损伤,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E.止血带上肢一般为-mmHg,下肢为-mmHg,不可过大,已到达阻断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阻断动脉出血为度。

此外,抬高肢体和冷敷的办法也可以帮助止血。当手臂划伤出血了,可以将胳膊抬起来,流经伤处的血液由于重力作用而减少;也可以冷敷,皮肤血管遇冷会产生收缩效应,进一步减少出血。

5、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6、填塞止血法: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的情况,主要是颈部、臀部或其他部位较大而深的伤口。在出血后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规3-5天缓慢取出填塞纱布,过早取可能会发生出血,过晚避免发生感染。

外伤急救包扎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损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您想要了解哪些应急科普知识,留言聊聊吧,没准下期的“应急DNA”将为您量身定制。

部分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排版

研习者长期运营者

主编:

“蓝现服务队成长研习者”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zzbx/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