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题库三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床位总医院医院感染管医院感

染管理部门。(B)

A50张以上B00张以上

C50张以上D张以上

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

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B)

A5例B0例

C5例D20例

3、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D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4、医院感染不包括?(D)

A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D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5、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以下哪些措施是不恰当的?(A)

A隐瞒患者及其家属B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C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D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什么规定进行报告和

处理(A)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C《艾滋病防治条例》

D《消毒管理办法》

7、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B)

A2例B3例

C4例D5例

8、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应当多少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A2小时B24小时

C48小时D立即

二、多项选择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

下哪些?(ABCDE)

A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B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C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

D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E现场检查

2、医院感染包括以下哪些?(ABE)

A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入院后仍存在的感染

D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E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3、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E)

A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D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E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4、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BCD)

A医院感染管理

B医院感染

C提高医疗质量

D保证医疗安全

E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5、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恰当的?(BCDE)

A隐瞒患者及其家属

B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C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D积极救治患者。

E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哪些规定进行报

告和处理?(AB)

A《传染病防治法》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消毒管理办法》

E《职业病防治法》

三、判断题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应包括设备管理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

2、部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消毒灭菌后可以重复使用。(×)

3、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医院感染隐患时,责令限期整改或

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针对医

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6、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7、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水

平。(×)

8、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9、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时应在6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0、住院床位总数在00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四、简答题

、医疗机构执行医疗器械、器具消毒技术规范应达到哪些要求?

答:()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

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

况;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五)现场检查。

3.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②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5um)通过空气流动而实现疾病传播,常见空气传播的疾病包括肺结核、水痘、麻疹等。

③飞沫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直径5um)在空气中短距离(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传播,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等。

④血源性传播;致病因子直接或间接通过血液而造成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如验血或接受其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或手术器械、锐器伤,血液透析以及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目前已经确定经过血源性传播的疾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梅毒、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其中以HBV、HCV、艾滋病、梅毒多见。医院内并不多见,如公共媒介中被污染的无生命媒介包括食物、水等以及虫媒传播。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伤口的分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A清洁伤口(Ⅰ)B清洁污染伤口(Ⅱ)

C污染伤口(Ⅲ)D感染伤口

2、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B)

A病毒性肝炎B肺炎

C巨细胞病毒感染D艾滋病

3、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射

4、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

A入院时处于医院感染

B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慢医院感染

D与上次医院感染

5、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A门诊、急诊病人B陪护人员

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

6、医院感染的是(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7、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A)

A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0个/高倍视野。

8、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D)

A尿频B尿急

C尿痛D胸痛

9、哪条不是表浅切口感染(D)

A红、肿B热、痛

C脓性分泌物D以上都不是

0、骨髓炎的诊断哪条不符(B)

A病人有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

B咳嗽、流鼻涕

C骨髓培养出病原体。

D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二、多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是指(ABCD)

A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不必特殊处理

3、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ABCDE)

A年龄B性别

C科室D感染日期

E感染部位

4、伤口的分类:(ABC)

A清洁伤口(Ⅰ)B清洁污染伤口(Ⅱ)

C污染伤口(Ⅲ)D感染伤口

E化脓伤口

5、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哪些?(ABCD)

A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

B发热

C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D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E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

片的改变

6、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ABC)

A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0个/高倍视野。

B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天水泻5次以上。

D咳嗽、心悸、咳痰

E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

张等所致的腹泻。

三、判断题

、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2、新医院感染。(×)

3、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

4、术后30天内,表浅伤口裂开或内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不属于院内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诊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属于医

院感染。(√)

6、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

吸道感染。(√)

7、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⑴发热。⑵白细胞总

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

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8、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即可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9、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医院感染。

(×)

0、清洁伤口(Ⅰ):指未感染也无炎症的伤口。伤口没进入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道或生殖道。清洁伤口主要是闭合的,但也包括闭氏引流清洁伤口及闭

合性外伤清洁手术。(√)

四、简答题

、医院感染?

答: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

染。医院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

答:()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

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

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医院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

应不少于多长时间。(D)

A3个月B6个月

C2个月D24个月

2、医院开展目标性监测时,持续时间应连续多长时间以上。(B)

A3个月B6个月

C2个月D24个月

3、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简称为(A)

APDR-ABBPDR-PA

CVREDESBLs

EMSSA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D)

AMSSABPRP

CVREDMRSA

EMSSA

5、目标性监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D)

A全部住院患者

B门诊病人

C医务人员

D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

6、医院应按每实际使用病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D)

A50-00张

B00-50张

C50-张

D-张

二、多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E)

A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B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

C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D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医院医院感染监测

2、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BD)

A指的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

B不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

C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D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3个月以上

E应该在已经开展2年以上医院开展

3、医院感染监测的资料分析,下面那些计算方法是正确的?(ABC)

A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病例数与同期出院人数之比

B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住院

日总数之比

C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与指定

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之比

D器械使用率:使用器械患者人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人数之比

E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使用器械患者中感染人数与使用器械患者总人数之

三、判断题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

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

2、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等均属于目标性监测。(√)

3、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4、医院应重点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5、医院发生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医院感染时,应按照《国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

6、医院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

进行报告。(√)

7、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3个月以上。(×)

8、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9、患者感染信息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

报告和其他部门的信息。(√)

0、患者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ICU感染。(×)

四、简答题

、医院感染监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医院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2)已经开展2年以上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传染病防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

C丙类D未分类

2、《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

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

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

3、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4、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

A甲,乙,丙,丙B甲,甲,乙,乙

C甲,甲,乙,丙D甲,乙,乙,乙

5、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

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

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6、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

理由(C)负责。

A出发地B目的地

C诊治地D户口所在地

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

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A)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

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8、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

应当由(A)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9、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A)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

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

定。

A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卫生部D国务院

0、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2、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

求?(A)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3、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B)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C)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D毁形后卖掉

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B)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6、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何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B)

A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B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

7、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几年?(B)

A3年B4年

C2年D5年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鼠疫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霍乱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CE)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

C炭疽中的肺炭疽D病毒性肝炎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ACE)

A狂犬病B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乙型脑炎D麻风病

E血吸虫病

4、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哪些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

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AB)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

A医源性传播B性接触传播

C母婴垂直传播D经媒介生物传播

E一般接触传播

6、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AD)

A肠道病毒7型(EV7)

B柯萨奇病毒B组的6型(CoxB6)

C肠道病毒78型(EV78)

D柯萨奇病毒A组的6型(CoxA6)

E肠道病毒7型(EV7)

7、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ABE)

A经呼吸道传播B经消化道传播

C媒介节肢动物传播D垂直传播

E密切接触传播

8、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CDE)

A75%酒精B植物消毒剂

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D过氧乙酸

E碘酒

9、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ABC)

A经鼠蚤传播B经皮肤传播

C经呼吸道飞沫传播D经水传播

E经食物传播

0、下列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有(AE)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下列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消毒的消毒剂有(ACE)

A碘伏B醋酸氯已定

C漂白粉D苯扎氯铵

E过氧乙酸

2、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转院时,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儿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采取以下措施:(ABC)

A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B使用心电监护仪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测。

C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D患儿昏迷、呕吐时,应将患儿仰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BDE)

A带狂犬病毒的狗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E艾滋病抗体阳性的病人

4、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

担下列工作:(ABC)

A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B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C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传染病防治和监测任务

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E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

5、《消毒管理办法》对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的医疗机构,有哪些要求?(ABCD)

A应当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B对实验的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规定进行消毒

C防止实验室感染

D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扩散

E监管、使用消毒产品

6、《消毒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消毒产品包括那些?(ABC)

A消毒剂

B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

C卫生用品

D保健品

E食品防腐用品

7、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CD)。

A传染源B自然环境

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E社会环境

8、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ABE)

A标准防护B严格消毒

C监督检查传染病人D保护易感人群

E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9、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的((CD)),多由柯萨奇A组6型(CoxA6)和肠道病毒7型(EV7)引起。全年均有发生。

A非法定报告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D法定报告管理

E丁类传染病

2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AB)

A隐性感染者B患者

C动物D食物

E水

2、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

查、(BC)

A监督检查B采集样本

C技术分析和检验D疏散居民

E做好治安

22、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

散。

A早发现B早报告

C早隔离D早治疗

E早转运

三、判断题

、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餐饮具、日

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

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执行中,外交人员应享有豁免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

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6、通过吸入被甲型HN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N流感病毒污

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7、甲型HN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8、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

9、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

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0、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体温表、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但消毒要求并不同,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2、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

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3、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

的过程。(×)

4、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

5、医院在采购消毒剂、消毒器械时,必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6、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7、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8、手足口病易感人群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

9、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医院感染。(√)

20、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简答题

、什么是传染源?

答: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2、什么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答: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

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

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4、《消毒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是如何规定的?

答: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5、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

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医院感染防控技术指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不用实施手卫生B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没必要实施手卫生D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

是错误的?(D)

A及时脱去手套B及时脱去隔离衣

C及时进行手卫生D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多重耐药菌(MRSA)

6、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不包含(C)

A外院转入者。B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C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7、预防和控制M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不正确的是:(D)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

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

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

D治疗M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

8、多重耐药菌与代码正确的是(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CRE

C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D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9、治疗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是首选的方案(D)

A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

C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D氨苄西林和氨基糖苷类

0、MRSA感染治疗的基本药物是(A)

A万古霉素B复方新诺明C四环素D利福平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指对以下哪种抗生素耐药(B)

A红霉素B苯唑西林C青霉素D庆大霉素

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A)

A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

B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碳青霉烯类

C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D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3.产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首选抗菌药物(A)

A碳青霉烯类

B二、三代头孢菌素

C大环内酯类

D多粘菌素

4.下列哪项不是治疗CRE的抗菌药物方案(B)

A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

B替加环素

C多粘菌素+替加环素

D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5.下列哪项不是治疗XDR-AB感染的抗菌药物方案(D)

A多粘菌素+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

B替加环素+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

C多粘菌素+替加环素

D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

二、多项选择题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溃烂面B血液和体液

C分泌物D伤口

E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B)

A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C仅用清水擦拭

D以上都不用

E没必要处理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ABCE)

A直接接触患者前后B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D处理清洁物品后

E摘掉手套后

4、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哪些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ABC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D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表皮葡萄球菌

5、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哪

些部门采取有效措施(ABCDE)

A医疗B护理

C检验D感染控制

E后勤

6、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ABD)

A首选单间隔离

B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E不必单独安置

三、判断题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2、手上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4、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

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

染的危险因素。(√)

6、医疗机构没必要采取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四、简答题

、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

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和全耐药。国际专家也指出,只要是目标抗生素耐药即为多重耐药,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可以定义为MDRO。常见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常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谐β-内能胺酶(ESBL)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饱曼不动杆菌(CR-AB)、艰难梭菌(CD)等。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先清洗后消毒B先灭菌后清洗

C先清洗后曝晒D焚烧

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A)

A6-8小时B4-6小时

C8小时以上D0小时以上

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纱布口罩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外科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

4、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口罩、帽子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5、口罩何时更换?(B)

A2小时B潮湿或污染时

C24小时D一周2次

6、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昏迷患者B气管切开患者

C开放性创口患者DMRSA尿路感染患者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米以内B.2米以内

C.5米以内D2米以内

8、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A)

A直径≤5μmB直径≧0μm

C直径≧5μmD直径≤0μm

9、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0、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D)

A每周更换次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D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

、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D再加套一副手套

2、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D)A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B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

二、多项选择题

、某病区住院病人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BCE)

A空气B医务人员手

C呼吸机管道D食物

E病室内抹布

2、感染途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包括哪几种?(ABCDE)

A接触传播B飞沫传播

C空气传播D消化道传播

E昆虫媒介传播

3、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ABCDE)A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B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C口罩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D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E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A口罩B帽子

C防护衣D眼罩

E手套

5、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ABCE)

A手卫生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安全注射D医疗垃圾规范处理

E穿戴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6、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B)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穿工作衣裤→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D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E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戴帽子→洗手→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7、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B)

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C在治疗室加药时

D护理呼吸道感染病人时

E铺无菌治疗盘时

8、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感染源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D疫源地

E免疫力

9、下列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ABC)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D在治疗室加药时

E铺无菌治疗盘时

0、下列哪些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BC)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D在治疗室加药时

E铺无菌治疗盘时

三、判断题

、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2、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措施。(√)

3、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4、感染源是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5、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6、易感人群是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7、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8、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9、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0、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每个患者之间不必进行更换。(×)

四、简答题

、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答:()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3)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2、什么是隔离?

答: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3、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

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

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

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

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答:()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5.佩戴双层口罩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吗?为什么?

佩戴双层口罩并不能增加防护效果,佩戴双层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会导致口罩与面部密合性上下错位,很难做到根据鼻梁形状短造鼻夹;两层口罩易松动造成工作中不自觉用手领繁触摸面部;还会增加不舒适感,间接影响依从性和佩戴效果。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czz/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