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手部功能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引起手功能障碍的原因也有很多,有骨折,烧伤,外伤等对手的直接损伤;也有脑血管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损伤而导致的手活动障碍的并发症。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手外伤引发的手功能障碍。
手外伤的常见原因刺伤:如钉、针、竹尖、木片等刺伤。特点是进口小,损伤深,可伤及深部组织,并可将污物带入深组织内,导致异物存留及腱鞘或深部组织感染。
锐器伤:日常生活中刀、玻璃、罐头等切割伤,劳动中的切纸机、电锯伤,伤口一般较整齐,污染较轻,伤口出血较多,伤口的深浅不一,常造成重要的深部组织如神经、肌腱、血管的切断伤,严重者导致指端缺损、断指或断肢。
钝器伤:钝器砸伤引起组织挫伤,可致皮肤裂伤,严重者可导致皮肤撕脱,肌腱、神经损伤和骨折,重物的砸伤,可造成手指或全手各种组织严重毁损,高速旋转的叶片,如轮机、电扇等,常造成断肢和断指。
挤压伤:门窗挤压可仅引起指端损伤,如积下血肿,甲床破裂,远节指骨骨折等,车轮、机器滚轴挤压,则可致广泛的皮肤撕脱甚至前手皮肤脱套伤,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以及深部组织严重破坏,有时手指和全手毁损性损伤需行截肢(指)。
火器伤:如鞭炮、雷管爆炸伤和高速弹片伤,特别是爆炸伤,伤口极不整齐。损伤范围广泛,常致大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和多发性粉碎性骨折,这种损伤污染严重,坏死多,容易发生感染。
手外伤的特点分类: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断指再植
功能障碍:水肿,疼痛与营养障碍,关节僵硬,肌力和耐力下降
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肌力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实体觉测定。两点辨别试验,Moberg拾物试验
肢体体积测量,灵巧性、协调性的测试
康复治疗1指屈肌腱损伤
康复早期:术后1~4周。此期间既要制动休息又要防止肌腱粘连。
制作夹板固定伤手,维持腕关节屈曲20°~30°;掌指关节(MP)屈曲45°~60°;指间关节伸直位。也可使用动力型夹板在手术后1~2天开始在夹板内进行肌腱滑动练习。
康复中期:术后4~6周。患者在夹板的保护下,进行辅助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但不允许进行抗阻活动。治疗师被动活动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防肌腱断裂。
康复后期:术后6~12周。此期着重进行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及大幅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促进手功能的恢复。可使用强度各异的海绵球、塑料、治疗泥进行练习,增强手的抓握能力;做各手指关节的伸展,增加肌腱滑动,减少粘连。
2正中神经损伤
固定:使用夹板或矫形器固定
作业活动:通过精细抓握训练和粗大功能训练以恢复拇指的稳定性及抓握功能。治疗后期,可进行提重物、做木工活等增强肌力。
辅助具使用:使用书写辅助具、抓握辅助具,以帮助患者书写、持物等活动。
3指间侧副韧带损伤
使用指背侧夹板将近侧指间关固定于15°~20°屈曲位。
制动时间一般为10~14天。
如果关节不稳需要制动3周。
去除夹板后,使用手指固定夹板将伤指和邻指连在一起1~2周,主动进行屈伸练习,疼痛消失后可解除指套。
4近端指间关节背侧脱位
使用夹板或矫形器固定指间关节呈20°~30°屈曲位。
制动时间一般为3周。
3周后,改用背侧阻挡夹板固定1~2周,限制近端指间关节过伸。在夹板范围内进行近端指间关节的主动屈曲活动。
5掌骨骨折
用夹板或矫形器固定腕关节呈20°~30°伸直位,掌指关节70°屈曲位,指间关节一般不固定。
制动1周后,指间关节先后进行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
6周后,掌指关节先后进行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主动屈曲运动,促进手抓握能力的恢复。然后进行手握力、手指伸展能力、手指灵巧性的训练。
康复目的手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增强手和上肢的功能,减轻创伤或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尽早适应并参加到家庭、工作及社会活动中去。—END—Reseader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