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化妆、PS、整容已经成为“亚洲三大邪术”。
人类似乎已经无法停下爱美的脚步,割双眼皮、垫鼻子就跟出门吃火锅一样日常又方便。
可是割个双眼皮,割出“歇斯底里”的事情,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割完双眼皮她害怕声音、全身抽搐王女士也是个爱美之人,45岁的她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耿耿于怀。
于是今年约了当地一个私人整形诊所,做了双眼皮手术。
术后听医生的,吃了一星期的头孢类消炎药。停药几天后,王女士觉得不太对劲,总觉得眼角处有针刺样,嘴角也开始抽搐,而且感觉整张脸都肿起来了。
后来,症状变得更加怪异恐怖,她开始惧怕抽油烟机和换气扇发出的声音,一听到就感觉不舒服,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全身抽搐。
破伤风感染?
王女士越来越忐忑了,又去医院,医生诊断为“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由破伤风梭菌(一种产毒素的厌氧菌)导致,特征是肌肉痉挛。全世界每年的破伤风发病数量约为一百万例,死亡人数为30万-50万,死亡率为10%-40%。急性呼吸衰竭是破伤风致死的主要病因。针对“破伤风”的治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全身抽搐的表现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倾向。又惊又怕的王女士赶到杭州向医生亲戚求助,亲戚把她送到了浙江大学医院急诊室。
急诊科李炳医生仔细了解病史、详细查体,觉得王女士的病存在很多疑问。
1首先,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而双眼皮手术往往非常浅表,甚至直接与空气接触,在这种环境下,厌氧菌根本无法生长、繁殖;2其次,破伤风发作最典型的表现是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王女士虽也有全身抽搐,并且出现类似角弓反张的表现,但几乎没有牙关紧闭的表现。3最后,在与王女士的交谈、接触过程中,她一直表现得非常焦虑,行为的表演性质较强。这几点让医生越来越觉得迷惑,会不会,根本就不是破伤风?
可万一真的是破伤风,死亡率那么高,还是不敢轻视。医生把王女士收到了急诊病房,继续针对破伤风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几天接触下来,医生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点:王女士在外面散步时很少抽搐,反倒是在安静的病房、医生查房或者亲友探视时发作较为频繁。这说明,王女士的“抽搐”的确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性质。
“分离转换性障碍”!
这个诊断从医生脑海里闪过。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是什么鬼?没有听说过吧。
但是“歇斯底里”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
歇斯底里与分离转换性障碍有什么关系呢?听小编慢慢道来。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Hysteria),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曾将Hysteria译为“歇斯底里”,但因为该词被滥用后含有贬义,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改译为癔症。
容易癔症发作的人群:癔症是一种常见病,女性和儿童多见,男性少见。
文化落后、迷信愚昧的地区患病率明显较高。
具有癔症性性格缺陷或癔症性人格障碍者:如性情急躁、爱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心胸狭窄、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或任性、容易接受暗示、喜欢表现自己或者做作夸张(如演戏样)以吸引他人注意,他们往往意志薄弱、易于受人诱惑而犯错误,受刺激后易引起癔症发作。
癔症的发作1.内因:性格或人格因素、易受暗示性、内心矛盾冲突、过去的精神创伤经历、潜意识的致病情综或疾病获益心理机制
2.外因:精神刺激、外伤等
临床上癔症的分类非常非常复杂,急诊常常遇到一种转换型癔症。
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受刺激后肢体麻痹或抽搐、不能站立或行走、截瘫、失明、失听、感觉消失或麻木、咽喉窒息感并伴吞咽困难(即癔症球,中医称为梅核症)等。
转换型癔症多见于受到外伤或意外工伤之后,由患者潜意识的疾病获益心理机制所致。王女士就是因为在一家私人整形诊所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因为心里其实一直在担心,才出现这些症状。
但是癔症的诊断一定要慎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经精神卫生科医生进行评估才能得出。后来在精神卫生科的帮助下,给王女士完成了一系列复杂专业的评估,结论也验证了急诊科医生的判断。
王女士转到了精神卫生科,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最后好转出院。
来源:医院
作者:急诊科邓楚瑶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为细心的医生点赞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