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技能包扎

包扎术: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一、包扎的目的

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

固定敷料

协助止血

二、包扎的材料

绷带:多种规格

三角巾:

其它材料:

毛巾、床单、衣服、等

三、包扎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包扎伤口时,动作要快、准、轻、牢。包扎时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和出血;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2.如果条件允许,救护员应先戴上保护性手套再处理伤口,包扎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伤口及敷料内侧,以防感染。q.用绷带包扎时需从肢体远侧部位开始。例如,包扎手臂时,应该从腕部开始向肩部方向包扎,包扎腿时应该从踝部开始向大腿方向包扎。按此种顺序包扎的原因是可以避免血液积聚在肢体的末端。4.处理伤口时,彻底清洁是首要的。这包括清洁伤口,处理人员的双手清洁,所有的器具、材料及所使用的纱布的清洁。但不能用酒精清洗伤口,因为这会引起伤口周围的灼伤。不能用棉棒擦洗伤口,因为这会将棉丝遗留在伤口内并阻碍伤口愈合。5.如果伤口内有异物,不要试图取出来,也不要从周围向伤口内戳弄,否则会有使伤口恶化的危险。6.如果纱布被血浸透,将一个新的放在上面,不要拿走原来的纱布,不要在伤口上应用弹力绷带,不要将绷带缠绕过紧,绷带过紧的体征,立即松开绷带,重新缠绕(手、足的甲床发紫;绷带缠绕肢体远一已窆肤发紫,有麻感或感觉消失;严重者手指、足趾不能活动)。也不要将绷带缠绕手指脚趾末端,除非有损伤。此处在循环不良时易观察甲床颜色变化。7.包扎遵循四不原则。不上药,现:涂药;不触摸,手不许碰伤口;不取匕首、利器等;不送,内脏外露、骨折突出部位擅自放回伤患体内。

四、包扎的方法

1、绷带包扎法

A、环形绷带包扎法:

B、螺旋形绷带包扎法:

C、8字形绷带包扎法:

D、回返绷带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法:

A、头部帽式包扎:

此法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患者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返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B、头部风帽式包扎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各打一结,即成风帽状。在包扎头面部时,将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然后拉到枕后打结即成。

C、单侧面部包扎将三角巾对折双层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一手将底边的一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面部并绕颏下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D、眼部包扎

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以三分之二向下斜放在伤眼上将下侧较长的一端经枕后绕到额前压住上侧较短的一端后长端继续沿着额部向后绕至健侧颞部

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将中央部盖在一侧伤眼上下端从耳下绕到枕后再经对侧耳上至眉间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过头部到对侧耳将上端反折斜向下盖住另一伤眼再绕耳下与另一端在对侧耳上或枕后打结也可用带状巾作交叉法包扎。

E、单肩包扎

F、双肩包扎

G、单侧胸(背)部包扎

H、腹部兜式包扎

I、膝(肘)关节包扎

J、手(足)伤包扎

备注:消毒液的选择

家庭常用的消毒药品或液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药水、紫药水、双氧水、硼酸水、碘酒、碘伏、酒精。它们的作用和功效大致如下:

1.红药水:即2%汞溴红溶液,主要有杀菌、消毒、防腐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有汞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现在已很少使用。

2.紫药水:即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伤口愈合,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例如刀伤或锐器刺伤。

3.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如果创口较深或被生锈的东西刺伤,除了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外,还要使用双氧水清洗,它可杀灭厌氧菌。

4.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

5.碘酒: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粘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刚起的疖子、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癣症,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皮肤消毒擦上碘酒后还须用75%的酒精擦去过多碘,以防止刺激皮肤。

6.碘伏: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非粘膜伤口的表面消毒,敏感区皮肤(如会阴部、眼睛周围等)、小孩的皮肤消毒。它使用方便,无刺激无异味,可直接涂伤口,无色素沉着。

7.酒精(乙醇):75%浓度的酒精,因为在此浓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若浓度过高能使细菌细胞膜上蛋白质快速凝固成一层保护膜,致使药物无法渗入菌体内杀菌,反之浓度过低,药物的渗透压过低不易渗入细菌细胞内,也使杀菌力减弱。

既然学习急救知识这么重要...

没错!时刻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czz/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