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浅谈手外伤康复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01

什么是手外伤康复?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取相应的物理治疗、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02

手外伤发生的特点

一:突然性。在生产及生活中,由于机械故障及人为因素,手外伤往往突然发生。目前,手外伤伤员已占急症病人的1/3以上。可以看出,手外伤发生的数量也是惊人的。二:严重性。由于手是人类最有用的器官之一,担负着与外界接触交流及生产、生活的重要功能,以及美观功能。一旦发生外伤,将给伤员造成极大影响,甚至致残。三:易忽视。人们在伤及大肢体,如大,小腿骨折等情况时,往往会给予高度重视,但如果只伤了一个手指,或手掌、手腕等部位有一小切割伤,尽管可能同时也伤及了血管、神经、肌腱等,却很容易忽视它。忽视对手外伤的处理。由于手集中了涉及精细运动的肌肉、肌腱、关节,以及微细的神经、血管,当处理不即时或处理不当,往往给伤员留下终身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03

手外伤康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第一:水肿。手外伤后常有明显水肿,如不能及时消除,将有纤维蛋白沉积而导致组织粘连与关节囊和韧带等纤维组织的挛缩,加重了关节活动度障碍,所以必须积极消肿。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抬高患肢。②前臂和手部肌肉有节律的动力性或静力性收缩和放松,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淋巴液回流,加速渗出液的吸收。

③可用红外线、蜡疗、微波、超短波、音频等疗法,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加速渗出液的吸收。④其他方法如伤区情况允许,可作按摩、手套状气囊交替加压和减压,用弹性橡皮带反复进行自远端至近端依次缠绕加压等治疗。

第二:关节活动度障碍。对中老年人应注意防止上肢未受伤关节特别是肩关节与掌指关节的失用性挛缩。如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明显小于被动活动度,则提示有肌腱粘连,可用被动运动、关节牵引等被动方法,牵引肌腱扩大其向远端滑动的幅度,但被动方法不能促使肌腱向近端滑动,只有肌肉的主动收缩可能有效。

第三: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的起因是水肿,随之而来的是活动消失。当韧带松弛和水肿后,即发生纤维素沉积,韧带缩短、挛缩。最难处理的问题是掌指关节过伸和近端指问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常用的治疗方法:

①应及早开始活动,控制水肿。

②对于轻度挛缩可采取主动运动、主动助动及被动运动练习。

③动力型手夹板牵引,被动屈曲掌指关节及被动伸直近端指间关节。

④重度挛缩畸形应采用手术治疗,如关节囊松解或侧副韧带切除。

第四:肌萎缩。对中老年人应注意防止上肢未受伤关节特别是肩关节与掌指关节的失用性挛缩。如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明显小于被动活动度,则提示有肌腱粘连,可用被动运动、关节牵引等被动方法,牵引肌腱扩大其向远端滑动的幅度,但被动方法不能促使肌腱向近端滑动,只有肌肉的主动收缩可能有效。

第五:肌力和耐力下降。许多日常生活活动有赖于强度和耐力的综合,所以康复不仅要恢复强度,而且还要增加手的耐力,减少疲劳度。

常用的治疗方法:

①主动运动练习。

②进行性抗阻运动练习。

第六:肩关节僵硬。肩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而且有许多滑囊。上肢损伤后或长时间制动,肩部许多滑囊很快出现挛缩和粘连。由于滑囊内有丰富的疼痛纤维末梢,会引起剧烈疼痛,从而使肩部ROM受限、手功能也随之下降。常用的治疗方法:

①手在头部上方的位置进行全幅度运动。

②肩部钟摆运动。

第七:感觉障碍。可进行感觉训练。

常见的治疗方法:

①嘱咐患者闭眼,治疗师用有尖角的物品触压患手、嘱患者用心感知,然后睁眼核对之、反复进行多次。用盛有冰水或者热水的试管进行温度觉试验。感觉有进步时,逐步减轻触压力度及温度差异。

②患者观看并触摸不同质量的物体表面,如玻璃、木板、粗布等,然后嘱其闭眼触摸辨认之。感觉有进步时,缩小物体表面质量的差异、如区别两种光洁度的木板,不同粗细纺织品等。

③嘱患者观看并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件、如硬币、橡皮、纽扣等,然后闭眼触摸辨认之。

第八:支具的利用。配用适当支具,如伸腕支具、拇对掌支具,可代替某些后期修复手术,如肌腱移位、拇对掌成形术等。

第九:防止患肢未受损部位的失用性改变。特别是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可加重伤肢功能障碍。为此,创伤经外科处理后,即应有计划地进行从肩至手指未被固定的所有关节的主动、助力或被动运动,未受损肌群的主动运动或抗阻运动。

第十:疼痛与过敏。手内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而且位于体表,加上腕管较紧,所以痛觉较显著。滑膜、腱鞘和骨膜也都有神经末梢,任何刺激必然会产生剧烈疼痛。这些疼痛与损伤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同时还可出现血管运动紊乱、骨质疏松、肌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严重者称之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症。

常见的治疗方法:

①早期诊断。②患侧部位用夹板固定。③抬高患肢,控制水肿。④肢体正常部位应主动活动。⑤肢体固定部位可作等长收缩练习。⑥可选用镇静剂。⑦检查有否神经卡压,如腕管的正中神经。⑧可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或早期作星状结节阻滞术。

第十一:保持及增进全身健康。鼓励及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全身性体育运动,特别是有氧训练,以防止创伤后运动缺乏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04

手外伤康复的误区

误区一:对康复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患者只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认为康复治疗可做可不做、导致术后产生肌腱粘连、韧带挛缩、甚至导致骨性关节,使手术失败。

误区二:对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患者认识到康复治疗的必要性,但他们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烤烤灯,电一电”。事实上,通常意义上的康复治疗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对于手外伤的患者来说,需要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起来应用。

误区三:急于求进、忽视正确的运动训练方法。手外伤患者的运动训练,特别是早期的运动训练,一定要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协助监督下、在不影响外伤及手术部位稳定性的原则下进行。由康复医师或运动治疗师,根据患者受伤的不同程度及手术情况,决定不同的运动训练时间及训练强度、频率。有些患者私自过早或过量的进行运动,甚至使用暴力活动患肢,导致修复肌腱或神经再断裂,或其它损伤。

误区四:忽视在诊室外的训练。随着康复治疗的进行,诊室外的训练逐渐增加。大部分患者在诊室内由治疗师指导,多能完成训练计划。而对于诊室外的训练如用于锻炼手指灵活性的搭积木训练、保健球训练等,患者的主动性就稍差,觉得训练枯燥,而不能坚持。

误区五:不合理的期望。手外伤患者根据受伤情况、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不同,则手功能恢复情况不同。一般来说,复杂的损伤、恢复差。不少患者会有一些后遗症,有的可以通过后期为时较长的康复治疗而恢复、有的会伴随患者终生。对自身的客观情况,患者要有合理的期望。

误区六:过分的患肢。过分的患肢,几乎是每个总者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对术后疼痛的控制及心理的调节都是不利的。有的患者把患肢当做生活的中心、稍有疼痛、就担心肌腱(或是神经)断裂,整天忧心忡忡,甚至会出现错觉、乃至精神症状。

误区七:忽视对自身的心理调节。手外伤的发生,都很突然,对患者造成严重心理创伤。患者常为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自己的前途担扰焦虑,情绪低沉、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所以心理康复治疗对于手功能康复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只有心理上完全康复、功能康复才可得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1]陈景藻.康复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南登昆.康复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熊良俭.手外科康复治疗讲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4]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5]王少山.骨病中医西诊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文为文献摘抄,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

05

医院康复科手外伤团队

年10月15~19日医院康复科

赖峰,池瑞腾治疗师

参加中国.北京手外伤康复实用技术培训班

并顺利取得结业证书

如有需要,请联系医院康复科

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包括脑卒中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及脑卒中、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2、脊髓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心理障碍等。

3、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术后)、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前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面瘫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4、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等骨折术后、韧带重建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的功能障碍,重返运动的康复。

5、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脊柱侧弯、颞颌关节紊乱,四肢关节功能紊乱以及各种手外伤后(术后)功能障碍等康复。

6、乳腺癌或妇科疾病术后淋巴水肿的综合康复治疗、小儿斜颈综合康复治疗。

长按下方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癫风北京医院
白癫疯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czz/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