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nightinBeijing,陈升留下了许多情;OnenightinTacheng,塔城的医护人员给我留下了许多崇敬。
四月二十八日晚,来到新疆的第七天,听到三个感人的故事,上帝用七天创世纪,我在援疆的第七天受洗礼。
晚上和麻醉科孙广平主任夜班备班,医院三十二年的阅历,给我娓娓道来最近发生的三个小故事。
肾内科一向以尿毒症的患者居多,很多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医院,对医护人员即依赖又挑剔,不过还好,没有出格的医疗纠纷。一日傍晚,肾内科的走廊里突然人生鼎沸,簇拥的家属用推车直接推进来一个患者,哈萨克族的患者和家属与维吾尔族的护士哈米达并不相识,哈米达一看患者状态,觉得不是很乐观,马上汇报值班医生,准备抢救,值班医生到场后,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原来患者是裕民县的牧民,长期透析治疗,但是最近一周因为家庭琐事没有坚持治疗,中午突然意识模糊,家属并未在意,傍晚时分呼之不应,才驱车医院,其实没有生命体征已经很长时间了。医生解释了患者的情况,告诉家属,料理好后事。家属纷纷表示不满,驱车一个小时,就是来抢救的,为什么不组织一下抢救,医生解释,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已经很长时间了,实在是无力回天。双方僵持着,都不退让,哈米达把主治医生叫到一边,红着眼圈说,“我们即使不抢救,也让他在病房了躺一会儿吧,他远道而来,我们哪怕就是让他歇歇脚也行”。哈萨克族患者的女儿听见了对话,抱着哈米达失声痛哭。
还沉浸在第一个故事里无法自拔时,孙主任的电话响了,是ICU的主任孟玉兰打过来的,详细询问手外伤清创缝合的费用是多少,孙主任一一解答,告知总的费用要三百元多一点,紧接着就问,孟主任,你问这个干什么?孟主任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她刚刚开完院周会,冒着大雨往外走,被一个蒙古族的小伙子拦住了,小伙子手外伤,汉语还不是特别流利,就一个人来就医,只带了三百元,让孟主任给他指点一下在什么地方交费。孟主任了解了情况,就让小伙子自己先到手术室,她冒着大雨亲自去给小伙子交了手术费。
小伙子的清创缝合正在进行,孙主任又介绍了当天下午的一个病例。女患,39岁,坐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车祸,当时枕部着地,受伤30医院,医院已经昏迷,一侧瞳孔散大,头部CT提示,弥漫性脑肿胀,双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中线向一侧偏移。神经外科医生看过CT片子,征求了援疆医生车东方教授的意见后,立即决定手术,患者没有任何其他的检查就推进了手术室,麻醉科值班医生孙莉评估后汇报孙主任,立即全麻诱导,开放患者气道,30分钟内手术得以实施。患者的家属是达斡尔族,不懂汉语,仅仅在术前郑重地按了一个手印。
回想起医院的医患关系和生活节奏,我觉得这次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与其说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带给边疆的人民,不如说是对我们所有援疆医生的一次洗礼,塔城原生态的医患关系,正如塔城清新的空气一样,不仅洗涤着我们的肺脏,更加进化着我们的灵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