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实习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

北京看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一)开放性关节创伤按损伤程度与预后不同可分为三度:

1度:锐性外力直接穿破皮肤与关节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及骨骼尚完整污染较轻经治疗后可保存关节功能。

2度:钝性暴力伤软组织损伤较广泛关节软骨及骨骼有中等度损伤。创口内有异物,污染明显,经治疗后可恢复部分关节功能。

3度: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及骨骼损伤严重,内有异物,污染严重,可合并关节脱位与神经、血管损伤经治疗后关节功能较难恢复

(二)创伤性皮肤软组织开放伤口急诊清创术建议流程

(一)

评估伤势并记录

检查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受伤情况,向患者交代病情,让其有合理的期望值,并做病历记录,为将来可能的纠纷提供证据。

1.皮肤、皮下组织评估:

(1)有活力的正常皮肤:血运好、颜色正常、真皮层下健康、皮下组织牢固贴合;

(2)危险可能需要清除:血运差、颜色发暗、皮下脂肪有瘀斑;

(3)皮下组织已失活、必须清除:无血运、皮肤颜色发黑,与皮下组织完全撕脱、重度污染。

2.筋膜、肌肉评估:

4C原则:颜色(color)、韧性(consistency)、出血(capacitytobleed)、收缩性(contractility)。

3.肌腱评估:

(1)有活力:主动、被动活动正常;

(2)无活力:失去张力或呈绿色。

4.骨与骨膜评估:

(1)危险可能需要清除:骨膜内瘀斑;(2)必须清除:骨膜与周围组织完全分离。

5.神经评估:

(1)神经受压:剧痛、感觉迟钝;

(2)神经损伤:疼痛刺激无反应,无反射;

(3)神经断裂:功能丧失,足下垂、垂腕、爪形手。

6.探查评估注意事项:

(1)止血:若血流不止,需止血,四肢部位开放伤可应用止血带;

(2)麻醉:若伤口较深需探查伤口,需麻醉;

(3)应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各种异物,有时需辅助检查帮助定位;

(4)多学科会诊:对于开放性骨折、严重的手部肌腱或肌肉撕裂、损害功能的神经损伤、眼部或眼睑深于皮下的撕裂,为保证良好的效果,应请相应专科医师协助评估清创和治疗。

(二)

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处理伤口内部前,尤其是污染较重的伤口,先要将伤口周围至少15cm范围的皮肤做清洗消毒。具体步骤:先用无菌敷料盖住伤口,然后清水+肥皂水/去污剂清洗伤口周围至少2遍。然后用碘酒+酒精或者碘伏2遍消毒。伤口周围处理后,再去掉保护伤口的无菌敷料,准备处理伤口(图1)。图1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三)

麻醉

麻醉的主要目的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清创准确性。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直接冲洗较为疼痛,所以根据伤情及患者耐受力,可酌情给予局部麻醉。若伤口很大,需要镇静或全身麻醉清创,应请麻醉师进行麻醉。对于儿童的急诊伤口,通常注射局部麻醉配合度较差,可选用表面麻醉剂。尤其适用于头面部5cm的裂伤,但手指、鼻部和耳垂伤口为禁忌。

(四)

伤口内部冲洗

1.冲洗的目的:冲去黏在伤口上的病原微生物和污染物颗粒,从而降低伤口病原微生物载量、清除伤口坏死组织碎屑和污垢,加速愈合。注意避免因冲洗导致的继发损伤,包括水肿、污染物颗粒冲到更深组织等。

2.冲洗压力:

低压力的伤口冲洗,难以清除伤口表面致密的纤维蛋白膜。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继发损伤。一般而言,污染越重越需要采用更高压力冲洗。冲洗压力分级:低压为5PSI(磅/平方英寸),中压为5~8PSI,高压为8PSI。

3.冲洗工具:

常用的医用冲洗球可产生0.5~1.0PSI的冲洗压力。50ml注射器连接19G针头,抽取冲洗液后用力推出,可产生5~8PSI的中度压力。用加压袋对袋装生理盐水加以mmHg的压力,连接19G针头或输液管,亦可产生5~8PSI的压力。为便于临床工作,建议考虑使用压力可调、水温可控、有冲洗量(和/或冲洗时间)显示或记录的专业伤口冲洗设备[8]。

4.冲洗方向:垂直错、斜向对、扩创冲洗、深入冲洗

(1)斜向创面冲洗:伤口冲洗时,应使水流与接触的创面呈一定角度(如呈45°),避免水流与创面垂直。若垂直冲洗创面,不易将纤维蛋白膜从创面剥离去除,且容易将冲洗液、污染物碎片颗粒"冲击"进入伤口深部,造成组织水肿和污染物残留,也可能将细菌冲到伤口深处(图2)。所以应对着创面斜向冲洗,这样剪切力更大,冲洗效果好,且造成水肿和细菌深入伤口的几率低(图3)。对大的伤口,应该斜向创面,贴着伤口一侧冲洗,有利于冲除细菌,也便于水流带走细菌(图4)。图2错误示范:垂直冲洗;图3正确示范:斜向冲洗;图4伤口内部冲洗;图5A为未扩创冲洗;B为扩创冲洗。(2)小而深伤口的冲洗:对于穿刺伤等小而深的伤口,应考虑在解剖学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创后冲洗(图5)。如不能扩创,应考虑将冲洗设备(如注射针头)深入伤口冲洗(图6),避免伤口内水流交换不充分。扩创冲洗:水进入伤口后,在出伤口时会和新进入伤口的水发生撞击,使得伤口内部水流不强,不能把病原微生物及污染物冲出来,也不容易把冲下来的颗粒带出伤口且易造成水肿(图5A),因此应扩创冲洗(图5B)。深入冲洗:把冲洗设备放入伤口深部冲洗(图6),避免出伤口的水流和入伤口的水流发生碰撞。进行该冲洗时,注意冲洗压力勿过大。图6深入冲洗

5.冲洗液:

常见伤口冲洗液按来源或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种:自来水、生理盐水、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水、苯扎氯铵等)、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氯己定等)、抗菌素溶液等。冲洗液的作用:作为载体将污染物带出伤口、包裹或使污染物脱离伤口表面(如表面活性剂)、直接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生长(如消毒剂、抗菌素溶液等)等。

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曾被推荐用于伤口冲洗,但关于创伤性胫骨骨折、外阴脓肿、坏死乳房伤口中应用双氧水冲洗出现气体栓塞、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屡见不鲜,不推荐常规用其冲洗伤口。苯扎氯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使借助多糖-蛋白复合物黏附在伤口中的细菌脱离伤口表面,而不仅是杀灭细菌。不同冲洗液的比较见表2。

表2不同冲洗液比较

6.冲洗量:

伤口冲洗时间或冲洗量取决于伤口的大小和污染程度,目标是尽可能地将污染物去除,伤口冲洗干净。对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冲洗,Anglen建议根据Gustilo分级决定冲洗量,Ⅰ级3L、Ⅱ级6L、Ⅲ级9L。

7.伤口冲洗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提高冲洗液温度:虽然温度低的液体冲洗伤口有收缩血管、协助止血的作用,但也存在减少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抗感染能力的风险[8]。对严重外伤患者,避免低体温也是重要目标。因此,对于冲洗时间比较长、室温比较低的地区,应该考虑提高冲洗液的温度,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2)冲洗同时加用棉球擦拭:研究表明伤口冲洗结合创面擦拭可提高污染物清除效果,并在使用更低压力冲洗的情况下达到高压冲洗的效果,避免高压冲洗对组织的损伤。因此,对于污染重、受伤时间长(如超过6h)的伤口,可考虑在伤口冲洗的同时用无菌棉球或纱布擦拭创面,借助棉球或纱布的机械摩擦剥离纤维蛋白膜、去除污染物。需要小心棉球和纱布的纤维勿残留在伤口中,且处理完一个污染区后注意更换棉球或纱布后再处理下一个污染区,避免交叉污染。

(五)

伤口闭合的时机

急诊伤口清创"越早越好,6h内最好,冲洗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的冲洗液去掉并消毒伤口内部。对于伤后时间短和污染轻的伤口可予以缝合。缝合后消毒皮肤,外加包扎,必要时固定制动。

对于有增加感染风险的局部和全身因素者(如污染和感染伤口、伤口长度5cm、伤口位于四肢末端、钝性伤、糖尿病、血管性病变、动物咬伤等)应谨慎一期缝合;对尚未发生明显感染者,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h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

(六)

伤口敷料覆盖

伤口敷料覆盖是防止感染的关键,伤口敷料的作用是覆盖伤口,等待皮肤愈合(保护伤口),同时具有减少感染、促进愈合(释放抗生素、清创)等治疗伤口作用。急诊开放性伤口闭合后敷料的选择取决于受伤原因、创面大小、深度、位置、渗出程度、伤口污染程度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某种敷料为最佳且适用于所有伤口。封闭敷料价格虽比传统纱布要高,但其疼痛轻、应用方便、加速愈合,且需要更换的频率较低,可能会使总成本下降。对于大面积创面常需同种异体皮肤等生物敷料临时覆盖,为皮肤移植或皮瓣转移赢得时间。对于大块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等还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VAC)。

(三)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单纯急诊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很低,为2%~5%。研究表明对于清洁伤口,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善其预后。因此对于大多数急诊开放性伤口,无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外用抗生素可降低轻微污染伤口(包括咬伤伤口)的感染风险。

出于以下考虑,不推荐常规服用抗生素:伤口局部血运差,药物不易到达;药物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引起耐药;菌群失调。推荐外用抗生素,这是因为:局部浓度高;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避免肠内菌群紊乱;应用总量少;更好的经济性。

理想外用抗生素应具备的优点:安全性高,全身吸收率低;强效杀菌,快速渗透,局部浓度高;不影响创面愈合;维护皮肤微生态;不易发生过敏;不易耐药。

对于深部的轻/中度感染应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中度/严重感染的高危患者需尽快静脉输注抗生素。

(四)急诊开放性伤口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一旦发病,致死率高,若不治疗,重症患者死亡率接近%;治疗后死亡率为30%~50%。但破伤风是完全可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病,因此外伤患者破伤风的预防尤为重要。其主要原则为强调主动免疫,必要时加用被动免疫。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见表4。表4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lcjc/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