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钱江晚报的一则报道在医疗界广受热议。医院医生在大年夜抢救一位不到30岁的高危产妇成功后,患者逃费。
之后的发展,大家并不陌生:「喜剧总是相似的,而悲剧却各有各的不同」——科室分摊,主管医生扣钱。在这次事件中,辛苦主刀了四小时的分管医生,为此扣罚了元。
虽然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对新闻报道中那位医生的遭遇颇为不平,但是此类事件在医疗现场总是层出不穷。医疗行业承担的社会道义决定了医护人员不能见死不救,如何防止病人逃费,如何减轻病人逃费的风险,医院日常管理的重点。
笔者作为财务人员,在此分享针对逃费的浅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急诊病人逃费
1.医院「绿色通道」、危重病人抢救的相关规定
主观上,医院不希望任何无谓的利益流出。但是生命无价,医院必须承担救死扶伤的社会道义。医院形成相关的制度,可以分担医护人员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处理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病人,医院有「绿色通道」制度,对病人实施必要的救治。一线医护人员要做的是,及时履行相关文书手续:白天请院办、门诊部等的领导,夜间请行政值班室的值班员签字。
不可盲目听信病人及陪人,收取手机等贵重物品或身份证等证件当作抵押。一是抵押物损坏或丢失惹来麻烦,二是抵押物不方便变现且往往不符合预期的价值。何况挂失补办身份证才花50元,扣押身份证只能起到方便上门要账的作用。逃费在先,要账往往困难。
切不可因为病人家属情绪激动或行政值班员耍滑头,在事先通知的电话里回复「小同志,没关系,你先处理着」,就越权行事。如不能及时处理相关手续,立即与科室领导联系。
事中及时向科室领导汇报,一是尊重领导的知情权、决策权;二是请科室领导定夺,麻烦领导日后给予相应的担当。
2.非危重病人见机行事
酗酒的、斗殴的,嘴上骂骂咧咧进了急诊科的一大批人,一让缴费就骂人与上纲上线,医院的保卫制度建设,能不能迅速来三五位甚至更多的保安出面调停,二要看值班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方法论。
方法论在看似没有逃费风险、实则是逃费大户的外伤缝合清创等急诊小业务方面尤为重要。丁香园论坛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不得不「先小人后君子」,留几针等钱到位了再缝。
为避免医学上的禁忌症带来风险,能够择期实施的手术,可以选择在病人生命征平稳、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择期实施。
二.门诊与住院病人
1.发挥门诊的筛选用途
门诊是对病人的筛选过程,在医疗的单纯生物模式时代是这样,在医疗发展到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仍然如此。
医生出门诊时,应避免只盯电脑,须笑脸相对病人,认真倾听、观察。其一,病人有与医生交流的心理需要,和睦的四目相对是建立互信医患关系的开始。其二,观察病人的社会风险表现。
病人及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对医生存在过高的评价并极力贬低自身;对话中,病人及家属堆笑的脸上极快闪过的阴晴变化,都是高风险因素。
应当注意,病人展示出的不合常理的谄媚和低身段,不是因为他们对初次谋面的医生的人格如何的崇拜,而是因为他们迫切的实现自己的功利思想:治疗必须符合心意。急功近利易造成心理失衡,那么治疗未符合他们的心意,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接诊时,应有针对性,帮助病人全面认识疾病和治疗方案的利弊,不可将问题简单化,不可大包大揽。谦虚面对自身水平,及时建议病人另寻高明,追求心意中最好的医疗。
此外,还应重点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怎样防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