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安康
做医者栋梁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锤炼中体会,在体会中收获,方能披荆斩棘,日渐精进,而回首向来风雨路,许多的坎坷和磨练也都成了风景。行医之路,征途漫漫,唯有矢志不渝,坚持不辍,才能征服一个个难关,拥抱柳暗花明。医院集团总院骨科副主任戴栋栋便是这样一名在征途中孜孜求索的人,认真踏实,把责任看得格外重,把名利当做灯火阑珊时的一缕星痕,虽烂漫却从未挂怀……十数载光阴,他用扎扎实实的进取与兢兢业业的服务,践行着医者慷慨一诺!
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后,便来到东方总院骨科工作,至今已有近14个年头了。从一名普通医生到骨科副主任,戴栋栋不愿吐露过多的言辞,但那份行医者的踏实与坚守,却让人在交谈中仿佛切身感受得到。
十几年前,淮南东方总院骨科只有45张床位,且用不完住不满,而现在已拥有张床位,还满足不了需求;十几年前骨科医护人员只有不到20人,而现在已达71人,也是目前总院最大的科室之一。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和因素就是大力推广应用微创治疗新技术新疗法,因此,医院骨科发展壮大的原源动力。
“当时骨科在创伤、脊柱、关节治疗上远不及现在的力量雄厚,但在创伤治疗上相对来说要好些,有一定的病人量,可是新技术还是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鲁木副院长决定率先引进锁定接骨板治疗技术。”戴栋栋副主任介绍,锁定接骨板是当时中国骨科新引进的国外创伤治疗的新技术,国内应用不多,很多医生存在疑虑,并不知道如何应用,鲁木副院长潜心研究以后发现,锁定接骨板技术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小切口微创的方法治疗骨折,是一项很好的创伤治疗新技术,不仅使病人创面愈合较快,还可以早期活动,可以更好的使病人早期恢复功能。所以鲁木副院长亲自操刀,主推使用,微创植入,很快得到一些病人的认可,创伤病人逐渐增多起来。
医院创新发展的浪潮,戴栋栋将创伤骨折治疗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读书与病例诊断中汲取营养,从跟随前辈专家的操刀手术中总结经验,又赴中国科学医院进修,技术很快提升成熟,独当一面。如今,医院集团总院骨科副主任,同时跻身中国煤矿创伤学会华东分会委员、安徽骨科医师学会创伤学会委员等学术专家之列,擅长骨科创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及小儿骨外科疾病的诊治,在脊柱骨折微创治疗及小儿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曾在国内知名骨科杂志发表优质论文数篇。
多年来,他亲手治疗的患者从幼儿到耄耋不等,对待每一名患者、每一台手术,他都像初临战场一样,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名患者、第一台手术乃至于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来做。
一名11岁的小男孩因顽皮摔伤,导致股骨中下段骨折,疼得满脸泪花。父母将他送到东方总院骨科,眼中充满心疼与焦灼。戴栋栋接诊后,一边安慰孩子和家长,一边立刻与医护团队制定手术方案。很快,孩子被推进手术室。戴栋栋为他施行了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六月,孩子骨折愈合,戴副主任又亲手为他取出内固定,患儿安康如初,行走自如。父母握住戴栋栋的手,连连道谢……
“和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外固定相比,弹性髓内钉主要有三个优点!”戴栋栋介绍,首先是采用了闭合和微创技术,既降低了感染率,有缩小了术后瘢痕;二是减少了对骨膜血运的破坏,保留了血肿内有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能使扩髓的碎屑产生自体植骨效应,从而更好地促进愈合;三是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尝试功能锻炼及负重。
曾有一名35岁男性患者,因外伤导致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求助于总院骨科。戴栋栋经诊断决定实施微创治疗,他率领团队为患者施行了腰2椎体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手术很成功。术后三天,患者可以佩带腰围下床活动,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和诉求。患者及家人对治疗效果都非常满意!
戴栋栋介绍,脊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症及腰椎失稳症等脊柱疾病的一种先进的手术方式。它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术中切口小,创伤出血少,且无需广泛切开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从而避免了肌肉软组织剥离过多所导致的迟发性脊柱不稳。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对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和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他说,对于胸腰椎骨折,过去有两种治疗办法——一是保守治疗,让患者卧床2-3个月,然后逐渐下地进行康复锻炼。这种方法虽然不需要经过手术,但是恢复时间长,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褥疮等卧床并发症,患者往往遗留腰部后凸畸形和腰痛;二是传统手术,从患者腰部切开一个长达15至20厘米的口子,通过置入腰椎的“钉子”和“棒子”实现腰椎骨的复位和固定,经过一年的完全修复,再通过手术将这些固定材料取出。而现在,单一胸腰椎骨折微创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骨折内固定术。手术仅在患者背部作6个约1.5厘米长的小切口,从而完成置钉、复位和穿棒等手术操作,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腰背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疼痛、手术出血和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而且大大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患者经过3至4天的卧床休息,就可以下地活动了。当然,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亦可行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年龄越大处理起来难度越大。一天,一名81岁的老婆婆摔伤被送进东方总院。检查显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戴栋栋副主任经过审慎考虑,决定采取微创治疗,为患者施行了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有条不紊,顺利完成,切口仅0.3厘米,无需缝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马上就能下地行走了。患者和家里人纷纷对戴栋栋竖起大拇指。“患者骨质疏松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临床骨科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以老年人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人口社会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多,此骨折率显著上升,对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的选择是保障良好预后的关键!”戴栋栋副主任介绍,目前,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效果很好,可以有效保障伤者的恢复和运动功能,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为患者着想,努力让患者和家庭满意,是戴栋栋副主任多年来行医的目标。每天的日程几乎雷打不动,早上8点钟前到岗交班,8点半查房,9点钟以后则往往有不少手术在等着他。有时手术一做就是一整天,中午饭常常拖到下午3、4点钟的间歇时间吃。除了病房工作和手术,每年有2个月,戴栋栋要在门诊坐诊,高峰期每天病人达一百多,一个个看下来,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对待每一名病患都要尽职尽责,用百分百的认真和汗水来努力解除他们的痛苦,这是一个医生必须做到的。你如果有一点疏忽和懈怠,都会影响医生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影响患者对一个医疗机构、一名医生的评价,所以它鞭策着你,时刻不能放松要求……”
因此,戴栋栋不光尽职于总院的工作岗位,还积极响应集团垂直管理的号召,医院诊疗带教。年,他作为骨科中医院工作的医生,在那里奋战了三个多月,使得潘集等较偏远地区患者能够享受到与总院同级的医疗服务。以后每年,他都有两个医院岗位工作,医院、医院等,医院同事的眼中,他不仅是好主任、好大夫,也是好老师、好同仁、好朋友……
“我在想啊,未来集团骨科中心在集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鲁木副院长的引领带动下,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大发展!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把二级分科做好做细,把亚专科做精做强,将是必由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戴栋栋副主任说,通过学习,回顾江淮大地的骨科发展也真的非常不易,从早先的默默无闻,到近十来年我省骨科专家大咖辈出,“骨科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正在为医者使命、社会大爱而奋斗,为光荣与梦想而不懈追求……作为一名骨科医务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自豪!”
是的,从医严谨认真的戴栋栋副主任不仅有着理想追求,浑身也迸发着活力。闲暇时,他会去运动、打球,还曾现身鲁木副院长、江涛副主任组建的队伍,驰骋在我市医疗机构篮球友谊赛的掌声欢呼中。他的眼中,不仅有救死扶伤,有冲锋陷阵,也有肝胆相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