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月月讲保护好聪明的小脑袋头部外伤

儿童头部外伤的特殊性

我们都是从出生时的“四头身”茁壮成长为“八头身”或“九头身”。婴幼儿期由于头部与躯干部的比例不协调,且颈部肌肉及运动能力欠缺,摔倒后极易出现头外伤。另外,儿童颅脑解剖学特征,如颅骨薄且富有弹性、骨膜和骨之间结合疏松、皮质功能发育不成熟等,这些决定了儿童头部外伤的特点:①损伤原因和损伤程度常不成比例,因此儿童头部外伤无论原因轻重都需要严密观察。②头部受创后反应较成人剧烈,外伤后呕吐、抽搐、嗜睡等症状明显。③儿童神经系统稳定性差,外伤后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大且进展迅速。

宝宝出现头皮损伤怎么办?

儿童头皮层与层之间结构疏松,血管丰富,头部钝性损伤后易造成头皮血肿或头皮裂伤,严重者出现撕脱伤出血不止。较小的头皮血肿无需特殊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可冷敷。过大的头皮血肿无法自身吸收者,可就医判定是否需严密消毒后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头皮裂伤后出血多不易自行停止,要及时妥善止血(多采取压迫止血),并争取在24小时内清创缝合。头皮撕脱伤多见于车祸伤或长发卷入快速旋转机器中,严重者伤及面部肌肉、骨膜,伤后失血多,对于撕脱的头皮需行清创缝合,必要时行血管吻合后缝合、转移皮瓣或植皮治疗。所有经缝合的伤口均需每隔2~3天门诊随访清创消毒至拆线,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

宝宝头部受伤了,要做头颅CT检查吗?

小儿头部外伤若怀疑存在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时,需要完善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颅骨骨折分为:①线性骨折,骨折线与受力部位多一致,伴头皮血肿,不需要处理,3~4个月可自行愈合。②凹陷性骨折,对于非锥形不伴有脑压迫者一般不需处理;而较深、凹陷成角状以及位于功能区部位或骨碎片嵌入脑内者,必须手术治疗。③生长性骨折,是小儿颅骨骨折少见的特殊类型,随着生长发育,骨折线逐渐增宽扩大,局部可见脑搏动或突出。因此对于婴幼儿严重的颅骨线性骨折需长时间密切观察,直至骨折愈合,必要时手术修补硬脑膜或行颅骨成形术。④颅底骨折,可出现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耳漏(清亮或带血的脑脊液从鼻腔、口腔、耳朵流出)、脑神经损伤症状(面瘫、听力下降、眼球活动障碍等)、颅内积气等等。尽管颅底骨折无需特殊处理,但应着重于处理脑神经损伤及预防颅内感染。

若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呕吐频繁,进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不易唤醒;年长儿出现恶心呕吐,逆行健忘,头痛头晕,甚至抽搐、肢体偏瘫、昏迷,需行头颅CT检查,明确有无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根据颅内血肿的出现时间分为特急型(3小时内)、急性型(3日内)、亚急性型(3周以内)、慢性型(3周以上)。小儿脑组织代偿能力较强,皮质功能稳定性差,脑组织受压时多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故需动态严密观察宝宝的变化。

如何预防头部外伤发生呢?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心,又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胆识,如何让孩子们既能充分享受成长的乐趣,又减少意外伤害呢?对于能够翻身、爬行的婴幼儿,床旁安置防护栏。对于年长儿,积极开展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出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驾车时请为宝宝配备安全座椅。

以上,家长们应对小儿头部外伤时不必过于焦虑,外伤以轻症居多,细心观察宝宝的日常活动与精神反应,如有不适,尽早就医。宝宝聪明的小脑袋由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守护,祝愿每一位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唯爱儿科行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

唯爱天使基金是隶属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管理的专项基金,历来支持教育和医学相结合的事业。自年起牵头“唯爱伴我行,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的公益项目,历年来已有21医院加入,今年更是将此项目医院,希望将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lcjc/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