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菌厦门女子划伤手被感染,不及时处理

在厦门,各类海鲜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不过,医生提醒市民,海鲜里藏着“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创伤弧菌,生吃海鲜和处理海鲜外壳时都要小心。这不,前段时间,家住集美的林女士在处理海鲜时,不小心割破了手,半天时间,她的伤口就出现了溃烂,医院进行了处理,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都是因为感染了创伤弧菌。

 前段时间,林女士在处理海蛎的时候不小心被锋利的海蛎壳划伤了手指,林女士没当回事,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就继续收拾剩余的海蛎。没想到,半天之后,林女士发觉伤口不对劲,不仅特别疼,伤口周边还出现了溃烂。在家人的陪伴下,林女医院进行诊治。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判断林女士感染了创伤弧菌,赶紧进行治疗。因诊治及时,目前林女士恢复得不错。

创伤弧菌5月至10月高发

有肝病爱喝酒是高危人群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周立新说,感染创伤弧菌后的死亡率非常高,一旦病情严重恶化,很难将病人救回来,可以说抢救时间是争分夺秒。

周立新称,创伤弧菌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多发生在5月至10月份,尤以夏季为高发。每年夏季,二院都会接诊3到5例病人。此病十分凶险,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发病24小时—48小时内就会出现下肢肿痛、溃烂,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如不及时准确抢救,70%以上的患者会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在厦门,感染创伤弧菌的患者并不少见。

该病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食入含有创伤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如果身上有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有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爱喝酒或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液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为高危人群。创伤弧菌造成的后果这么严重,但一般人不容易感染,林女士之所以病情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她本身患有肝炎,属于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除了基础性疾病,沿海地区的人因为有生吃海鲜的习惯,这也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创伤弧菌有一周潜伏期

尽早治疗治愈率达80%以上

该病发病时的症状一般为下肢疼痛、水肿,往往会被误认为是腿痛等一般性的外伤,这也是不少患者延误治疗而丧命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感染创伤弧菌后,会有一周的潜伏期,一旦发现自己的双腿出现红肿、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状,医院治疗。虽然感染创伤弧菌疾病非常可怕,但是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其治愈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和研究,目前对该疾病的治愈率已在80%以上。

周立新提醒市民,眼下休渔期刚过,大量海鲜上市,食用海鲜最好煮熟再吃,高温烹煮可以有效杀死创伤弧菌。有慢性肝炎或其他基础病、免疫力较差的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受伤皮肤接触海水,一旦出现莫名的肿痛、溃烂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每年因为吃海鲜引发的疾病不在少数

夏季吃海鲜烧烤要警惕“头号敌人”

这些菌最要命↓↓↓

夏季到来,许多家庭会选择到海边游玩,顺便吃上一顿美味的海鲜。小编在此提醒您,在享受海鲜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海鲜虽好可要悠着点吃,夏日吃海鲜,一定要小心两种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

(网图)

夏季吃烧烤、海鲜是大家消夏避暑的习惯方式,因而每年夏季因进食海鲜而引起的疾病也不在少数。提醒要警惕“食源性疾病的头号敌人”——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通俗的说就是吃出的病。按致病因素分类,包括化学性的(农药、亚硝酸盐、真菌毒素等)、生物性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毒动植物的(霉变甘蔗、河豚鱼及毒蘑菇等)。而多数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吃了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所致。

食品安全头号敌人是谁?

威胁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同样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些致病微生物中首当其冲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是食源性疾病的头号敌人。

副溶血性弧菌:常见于夏季海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进食含该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以上。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本病多在夏秋季发生于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由于海鲜空运,内地城市病例也渐增多。

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也较弱,50℃20min;65℃5min或80℃1min即可被杀死。。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6~10月,海产品大量上市时。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约有半数中毒者为食用了腌制品后发病。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污染。

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应对?

对于这个“头号敌人”,可以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可更早发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沙门氏菌:肉类鸡蛋果蔬都可能感染

在我国内陆地区,由沙门氏菌(salmonella)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屡居首位。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

鼠伤寒沙门氏菌(暗红色)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

对此,专家介绍,沙门氏菌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该致病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肉类、鸡蛋和新鲜果蔬等极容易被其感染,花生酱等商业化食品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此外,食物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沙门氏菌交叉污染,如刀、砧板、购物篮或者厨师的手被沙门氏菌污染后,就可以污染其他食物,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同样会引起感染。所以在肉类食品处理前后,应认真清洗手、砧板、刀具的表面,并要分开处理和保存生、熟食品。

厦门人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海产品烧熟煮透再吃

首先要购买和食用新鲜的海产品,海产品食用前要完全烧熟煮透,56℃下5分钟或者90℃下1分钟可将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杀灭。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对于野生蘑菇,要做到不采、不买、不卖、不食,以防中毒。

谨慎选择街头流动食摊

夏季街头烧烤食品易因食品原料不新鲜、加工温度不充分而携带多种致病菌,应减少类似食品的进食。

来源:厦门网、半岛晨报

推荐阅读

9岁男童溺亡灌溉井边,厦门溺亡高发!溺水时1个塑料袋就能救命

暑假还有多天,家长要注意这些……

福建报告63例登革热!蚊虫叮咬严重可致死!厦门疾控紧急提醒,8月谨防这些传染病!

谁决定厦门未来房价?供需、政策还是地王?附最新最全大厦门72家楼盘房价!

台风妮妲又近了,厦门应急响应升级!今夜或狂风暴雨雷电!!沿海景点已全关闭!!!

厦门有人买毒蛇放生被咬死!放生变放死,还要上演多少悲剧……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jbgs/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