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上午11点多,正是最忙碌的时候。由于手术室人员都是轮换吃饭,因此饭厅要早点把饭送来。如果送得比较晚,有的人可能要下午1点才能吃上饭。而与此同时,第一波手术结束的病人也在这个时候陆续离开手术室。
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情况:平时客客气气的同事之间,会为了早点吃上饭而有一些私心。这个私心具体表现在,看到手术快结束的时候,就早早把转运病人的车拉到自己术间门前、并铺好自己术间的床单等物品。这样一来,别人就不能跟自己抢车了。抢到车,就意味着能第一时间把病人送回去,自己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别人替换吃饭了。
还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电梯口门口拥堵的情况。毕竟,手术室内直达各个病区的电梯只有一部。20多层的电梯,每次都要等好久,因此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挤在电梯门口、互不相让。
在这方面,有的麻醉医生很容易禁不住大夫和护士的催促,也在用自己的办法配合着。毕竟,快点把患者送回去,自己也可以不用替吃饭了。科里只有一个值班医生需要替吃饭,轮到自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虽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蕴藏着很多风险。比如,患者可能未完全苏醒、而被强行催醒。外科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检查引流管情况,而导致再返回手术室的情况。长时间的等待电梯过程中,病人身上并没有任何的监护设备,这都为安全转运病人埋下了隐患。
然而,该来的早晚得来。就在这天中午,正在手术间麻醉的我,听到走廊里有人喊快来人帮忙!
手术室内,大家都会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随意快跑或者大声喊话。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可能就是危及生命的大事。也许你是不经意之间的一嗓子,但足以吓坏大家。
这个时候的多次大声呼喊,已经让所有人意识到一定有事情发生了。术间内有两名的麻醉医生的,上级医师会立刻跑出去查看情况;出不去的,只能趴在门口查看情况。
正好赶上我学生在术间,于是我以最快速度跑向电梯方向。看着向下走的电梯,我意识到电梯要重回手术室。一转身,我告诉身边的护士,赶快把离电梯最近的术间准备好!也顺便把麻醉机接好。
等待过程中,通过大家的分析判断,电梯里很有可能是一个刚刚手术结束的甲状腺病人。听到是甲状腺病人,大家不由得紧张起来。
与很多人认为不一样的是,一个甲状腺有什么好紧张的。
但此情此景,恰恰是甲状腺术后最危险的时候。当电梯打开的时候,证实了大家的猜测:此时,病人的脸已经憋得青紫、贴在颈部的纱布已经在往外涌血。显然,这个病人发生了甲状腺术后出血。最要命的是,这个出血直接压迫了气管。尽管没有血氧等监护,但从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个病人已处于乏氧窒息的边缘,必须立刻急救。
很快,大家把病人拉回手术室内。一进术间,外科医生迅速用止血钳豁开了切口。这个时候,失血一般不是致命的,病人无法呼吸是最要命的。而我们两个麻醉医生,因为没有时间气管插管,只能用手死死地扣住面罩为病人加压吸氧。尤其是当往外清除血块的时候,病人由于意识逐渐恢复了,也开始知道疼痛了,并不时地挣扎着。于是,趁外科那边稍有空隙的时候,我们为病人重新插了管。之后,经过再次彻底清理伤口,缝合切口,病人总算安全了。
回头一看,时钟已指向下午一点。
唉,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手术室内,风险无处不在。
事后经过分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方面,外科在止血的时候,可能有未发现的小血管或者已结扎的小动脉开了;第二方面,麻醉苏醒过程中的呛咳,可能加剧了出血的因素;第三方面,在电梯里,由于光线昏暗,加上路途较长,血液未及时引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好在最后没出大事,因此,千万不要小看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