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三院,寻求生机
苏大爷的儿子留了个心眼,医院那么多,市三院做得怎么样?关系到老人今后的生活,不得不小心。他悄悄找了常年住在济南的亲友四处打听了一下,又在网上查阅了断肢再植的相关资料,看医院发展而来,30年前就因为成功实施全市第一例断掌再植手术实现“零”的突破,一举填补了济南市创伤显微外科技术的空白,之后又成立显微外科中心,拥有多项国际领先的优势技术才放心了,抓紧联系将父亲送到了市三院。 苏大爷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市三院,这时距离苏大爷受伤已经过去了近四个小时。市三院手外科医生们迅速检查了手指受伤情况。因为挤压离段,手指末端血肉模糊,已经看不出边缘,中间裸露着骨质粉碎后白色的骨节,离段的手指在医院经过了常规处理,是用纱布包裹外面放上了冰块转运过来,但毕竟受伤的手指已经有近四个小时没有有效的血运供应了,情况不妙...... 市三院手外科的医生们有过无数次进行再植手术的经验,但多指离段本就少见,且血运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再植术后的手指能否成活及术后手指功能,手术医生一边完善术前检查,一边进行了缜密又迅速的病例讨论。病人的状况,如果能接受再植,将掉下来的四小块手指头再重新接上是最好的,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左手的功能及外观,把手外伤对患者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如果掉下来的那几个小指节不能用了,那就只能“移花接木”了(进行手指再造,将患者的脚趾接到手指上)。巧夺天工,完璧归赵 “断肢再植能否存活,时间是关键,”主刀医生王业本主任说起手术过程,“必须争分夺秒!”手术台上,显微镜下,一个大的工程开始了…… 绣花,是对显微外科手术最为确切的形容,那一根根细若游丝的血管,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血管吻合、神经连接、肌腱缝合、皮瓣修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手术失败。 无影灯下,手外科医生常常要保持一个姿势纹丝不动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同时手指间灵活地飞针走线,看似一个小小手指间的手术实际却是大有乾坤。 当显示屏上血液顺着血管一路抵达手指尖,“活了”,主刀医生看似淡定的说了一声,而他的脊背却因为十几个小时的保持看显微镜的姿势而酸胀的直不起身了。 手术成功了! 从中午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出来时已经是凌晨,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小便,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目不转睛,对任何一个正常人这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对显微手外科的医生来时却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许多医生落下了颈椎、腰椎的疾病。 “大夫出来一说都接上了,我们才放心了,”想想手术外焦急等待的十几个小时,苏先生的儿子不由感慨道,“这么长时间水米不进,真佩服他们,当医生也不容易啊!” 经过一周的治疗观察,苏先生的四个手指血运良好,指压反应灵敏,伤口愈合良好,已全部成活。下一步,是手指功能的锻炼。 “看着掉下来的那几节骨指头,我心里想这下完啦,下辈子成残疾了,这可怎么好啊?!”想起当时的惊心动魄,苏大爷仍然心有余悸,“没想到啊没想到,三院的大夫真了不起!居然都给我接活了,又给我一双好手,你看你看,都能动……”苏大爷高举的自己的“失而复得”的完整的左手,高兴地合不拢嘴。
尊严来源于实力 同一只手的多个手指离断,而四指不能同时行再植手术,只能依次完成,这不可避免地使最后进行再植手术的手指组织缺血时间延长,相对于单手指再植,多指离段再植手术手指全部成活的几率大大降低。但是,市三院已多次完成类似多指离断再植手术,且全部成活,在手外伤治疗方面成熟的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由于技术精湛,年市三院正式成立济南市手外科治疗中心,年2月1日又成立脊柱关节病微创外科,病人数量逐年快速递增。创伤显微外科技术从以前单纯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逐步应用到手指再造,周围血管、神经的修复,复合组织的游离移植;从单纯的手外科、创伤骨科逐步应用到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并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经过多年努力,该院创伤显微外科专业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夏季来临,用工高峰夏季来临,用工高峰,各种机床机器冲压、切割、绞砸、撕脱所致的手外伤层出不穷,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造成的断指伤员也时常会有,市三院手外科专家提醒市民,一旦出现意外,迅速就医,及时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