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几内亚两项手术空白中几合作挽救颅骨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王瑶琦柴嵘通讯员刘玉磊孙亚红刘欢几内亚当地时间11月3日上午,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手术后的46岁男性患者巴赫·马杜·拉明的意识和肢体状态恢复良好,预计下周就能顺利出院了。此次手术由中国第30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和几内亚医护团队联手完成,成功填补了几内亚神经外科微创锁孔手术以及复杂颅底骨折修复重建术两项技术空白。几内亚当地时间10月30日,巴赫·马杜·拉明在遭遇头外伤后出现意识障碍、频繁恶心呕吐、双侧鼻腔大量流出血性液体、肢体活动障碍进行性加重等症状,医院急诊收治入院。检查后,医生发现该患者为双侧颅骨及颅底多发粉碎性骨折、张力性气颅、脑脊液鼻漏,同时有颈项强直的体征,提示存在颅内感染。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在第30批援几医疗队队长宋现涛的协调指挥下,援几医疗队队员、神经外科主任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对该病例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该患者病情复杂危重,需要尽快实施手术。然而,由于患者存在颅骨及颅底多发骨折,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开颅手术,不仅手术创面大、损伤重、操作时间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恢复慢,还可能在常规开颅时造成颅骨多发不稳定骨折明显移位,导致颅内远隔部位继发出血的风险极高。同时,严重多发颅底骨折导致该患者颅内硬脑膜明显缺损,手术需要较大的硬脑膜补片,术中还需要粘合修补材料的生物胶,而这两项关键的手术耗材在当地全都无法获得。综合上述种种因素,黄庆决定采用高难度的经眉弓锁孔入路,进行复杂颅底骨折张力性气颅修复重建。这类手术难度非常高,需要手术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哪怕是在我国,医院有能力开展,在几内亚更是从未开展过此类手术。根据黄庆制定的手术方案,术中将截取患者大腿的自体阔筋膜补片来替代修补颅底硬脑膜缺损的补片;粘合修补材料的生物胶,则会通过截取患者自体的肌肉团块和脂肪组织进行替代。至于当地缺少颅骨固定材料的问题,则采用传统的丝线缝合固定的方法来破解。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正式开始,术中由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贺梅婷实时通过超声监测患者颅内病情变化,麻醉科主治医师白云波、手术室副主任护师陆智慧与几内亚医护人员全程配合手术,随队翻译李思琦现场协助中几双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术中,黄庆团队与Souare教授团队密切配合,克服了停水、停电、器械耗材短缺等诸多困难,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明显改善,脑脊液鼻漏症状也消失了。“你还要继续坚持卧床,这样能让颅内的伤口尽快长好。如果恢复得好,下周应该就可以出院了……”几内亚当地时间11月3日,查房时,黄庆为巴赫·马杜·拉明作了详细检查,并耐心叮嘱其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此时,见到黄庆的巴赫·马杜·拉明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紧紧拉着救命恩人的手,不断诉说着感谢。这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协作能力和高超精湛的医术,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推动了中几医疗卫生合作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fcs/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