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秋千学姐
一、肩手综合征的概念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的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这是脑血管病人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是在10%到75%左右,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表现为患者患手突然水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
具体来说,患者出现沿神经分布和损伤区域的剧烈压痛,手部肿胀、感觉障碍,上肢烧灼感、僵硬、出汗、寒凉或发热。因疼痛较重并发挛缩,肩手综合征常成为康复的阻碍因子。
关于
二、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目前一般认为,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血管运动中枢,可直接引起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血管的痉挛性反应,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出现肩胛周围和手腕部水肿,疼痛。
而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起中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造成血管运动性异常的一种恶性循环的病变。
关于
三、病因
○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疾病只有中风吗?
并不是。
中风,心梗,颈椎病,上肢外伤,肩关节疾病,截瘫,肺疾病,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引发手综合征,甚至还有原因不明者。
它可以是原发的,但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
其他病因: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过度牵拉引发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和疼痛、腕关节受压迫的同时被牵拉并掌屈、输液时液体渗入组织内、手受到意外的小伤害。
关于
四、肩手综合征的影响
○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会带来明显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关于
五、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早期: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中期:肿胀、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明显
晚期:水肿、疼痛可以消失,未治疗的手呈典型畸形状态
关于
六、肩手综合征的分期
第一期急性期
一般持续时间3~6个月。患者在上肢受伤或疾病之后,肩部发生烧灼性不适感,继之手和手指出现肿胀、疼痛。
有时,仅有手的症状而肩并无改变。上肢多呈下垂位,随病情发展肩运动范围渐减小、屈指受限疼痛、手及手指被动运动疼痛、手和腕骨骨质疏松。
第二期进行性营养不良期
一般持续时间3~6个月。手和手指肿胀减轻,指痛加剧,手指运动进一步受限。
手和手指皮肤变光滑,显示神经营养不良。掌筋膜可挛缩增厚。
第三期萎缩期
一般为病程一年以后。手变得僵硬,出现畸形,皮肤萎缩变薄,疼痛消失。
手畸形的出现取决于手内在肌的改变、手屈伸肌的改变。
关于
七、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如何诊断------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Tepperman等年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
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SHS。
关于
八、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1体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伤,将患肢抬高,防止患手长时间处于下垂位;维持腕关节于背屈位,可采用上翘夹板固定腕关节。
卧位时,将上肢平放,远端抬高与心脏平齐,手指放开,半握空拳,可置一圆形物体于手掌中。此姿势可促静脉血的回流。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
2压迫性向心缠绕:
即以一根粗约1-2毫米的长绳,对患肢手指、手掌、手背作向心性缠绕,至腕关节以上,随后立即除去绕线。
反复进行可减轻水肿,促进周围血管收缩舒张自行调节机能。
3冰水浸泡法:
即冰与水按2∶1比例混合,同健手共同浸入混合水中,并使整个手掌浸在水中,时间以健手能耐受为度,反复3—5次,每天做2—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
此法在早期非常有效。本法可消肿、止痛并解痉。但应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
4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
(1)主动运动:例如让患者仰卧,上肢保持上举,往往能刺激伸肘肌活动。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良好的泵的作用。
任何可以刺激患肢功能恢复的活动,特别是抓握活动,都可以应用,如在治疗师帮助下拧毛巾,抓握木棒再放松。
(2)被动运动:小心地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可以防止出现肩痛,手和手指的被动活动也应该非常轻柔,不应引起疼痛。
在手水肿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治疗师应在患者仰卧位、上肢上举有利于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进行活动。水肿减退,疼痛减轻后关节活动度会很快恢复。
另外患者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避免或延缓畸形发生。
5肌内效贴的应用:
在手指肿胀明显处首先采用爪形贴布,贴扎起始端从前臂无肿胀处,于手背部沿着淋巴走行,止于手指间隙。
注意:不在贴布上施加任何拉力或仅施10%以下的拉力。腕部可加以I形贴布固定,限制腕部的过伸过屈。
6辅助器具:
手指动力性夹板,有助于防止发生畸形,恢复手指、手的肌力。
7固定:
夹板固定和肩固定带的应用
早期应适当应用肩固定带,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应防止肩关节的过度牵拉。
8针灸及中医中药治疗
9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文章内容/秋千学姐
审核/小新学姐
排版/tod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