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在郑州某商场发生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名幼童因为异物卡喉命悬一线,父母手足无措,恰好有个护士经过,只用了60秒就把孩子从生死的边缘拉回来。
戳“拜托妈妈视频号”可看全过程
▼
▲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真是为这个孩子捏了一把汗,幸亏当时有护士在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并不是每个宝宝都这么幸运。去年湖南某幼儿园有名4岁男童吃午饭的时候,从一开始生龙活虎到奄奄一息,中间只用了短短5分钟。事发当天午饭时间,小孩们在老师离开后,边吃边玩闹,其中背对着摄像头的白色衣服男孩头部摆动幅度最大。紧接着,小男孩紧紧捂住嘴巴不停咳嗽,抠着自己的喉咙。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竟丝毫没有发现,小男孩急得直跺脚。3分钟后,老师才匆匆赶到,医院。可惜的是,小男孩没有抢救过来。整个视频过程,看得无比绝望,那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无法想象家长看到这段监控该有多崩溃,如果当时有掌握急救方法的人在场,这个孩子也不至于遭此劫难。所以,拜妈恳请各位父母,今天这篇文章最好认认真真看完,并且转发+收藏。↓↓↓孩子异物卡喉记住“石头、剪刀、布”抢救法海姆立克法的实施分为成人和小孩,两者操作有所不同,但其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使其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向上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孩子发生异物阻塞,要这样做第一步:辨识当孩子脸色青紫、四肢挣扎、无声哭泣时很可能是发生气道阻梗。第二步:准备将孩子胸部的衣服除去,迅速抱起孩子,脸朝下,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托住头部及下颌,另一只手的掌根在肩胛之间用力拍背5次;抓住枕部,前臂贴住孩子的背部,用三明治的手法翻转,面部朝上,保持头部低于胸部,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下方进行5次冲击;第三步:持续交替,直到异物冲出为止。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1岁以上和大人发生异物阻塞,要这样做第一步:辨识确认这个人是不是发生被异物阻塞喉咙的状况第二步:准备站在患者身后,用弓箭步站稳,双手穿过患者的腋下,环抱住他的胸腹部;一只手找到患者的肚脐眼,另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包住握拳的这只手准备;第三步:冲击向患者的后颈部连续冲击直到异物被冲出为止与此同时,一定要及时拨打,第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孩子坠床、从高处跌落
别急着把孩子抱起来
发现宝宝掉到床下面去了,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一个健步冲上去,赶紧抱起哇哇大哭的宝宝……但,这样做很危险!可能就是这一最本能的动作,将宝宝置于险地:急着安抚哭闹的宝宝很可能忽视了身体内部的伤一把抱起宝宝可能对脊椎、颅骨、四肢等造成二次伤害抱也不行、哄也不是到底该怎么做?↓↓↓先观察15秒看有无肢体不能动、呕吐、神情异样大多数宝宝坠床后,可能都仅仅是轻微的磕碰、擦伤,或基本没什么事,如果周围没有危险的尖锐物品,妈妈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冷静观察宝宝15秒钟,这15秒观察什么?观察宝宝的肢体活动情况:有没有小手、小脚或胳膊腿不能动的情况。如果宝宝的肢体活动自如,说明没有摔坏哪儿,不用太着急观察宝宝的情绪状况:如果宝宝坠床后大哭,神情清醒,或明显感觉到是被吓哭的,这样的情况基本无大碍观察宝宝有无严重外伤:没有严重出血、肿大或其他严重外伤,也不用太担心通过15秒的大致观察,上面这些情况的宝宝,通常来说都没什么大事,只是受到了惊吓,摔疼了、委屈了。但若出现下面这些状况别耽误,医院↓↓↓◆神志不清,叫名字也没反应◆精神倦怠、眼神呆滞,对原来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劲◆剧烈呕吐,尤其是喷射状呕吐◆肢体不能活动,或一动就疼得大哭◆不爱吃饭,老爱睡觉◆情绪暴躁不稳定,或无缘无故哭闹◆口齿不清、走路不正◆呼吸困难、发生惊厥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甚至更严重的状况,提示宝宝可能存在颅内损伤、出血或肢体有骨折、骨裂等危险情况,医院检查治疗。烧伤、烫伤
千万别乱抹药
生活中烫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烫伤不仅是热水,包括蒸汽、油、粥,甚至开了很久的灯泡和电动玩具,都有可能会烫伤皮肤。
尤其是冬天,烫伤的发生几率更高,前几天还看到一个孩子在洗澡时,孩子被烫伤的案例。
那当烧烫伤事件真正发生时,该怎么办呢?此时,一定要牢记“冲、脱、泡、盖、送”烧烫伤急救五字诀。
冲
烫伤后最紧迫的只有两个字:降温。冲的时候,不要把水龙头直接对准烫伤部位,最好冲在伤口一侧,让水流到烫伤处,以防止自来水管里的压力过大,对烫伤处造成二次伤害。流动的冷水可迅速带走局部热量,减少进一步热损伤。
脱
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行剥脱。如果衣服粘住皮肉,可以用剪刀剪开。剪刀头向上,避免尖锐的剪刀伤到皮肤,尤其是孩子。避免弄破水泡。
泡
将烫伤的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如果是孩子被烫伤,年龄还比较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
盖
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可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
送
最后,需将烫伤者尽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烫伤处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完整视频可以戳下面“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观看
▼
▲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
溺水
千万别倒背控水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溺水的急救还停留在“倒背控水”的认知层面,实际上这个方法,不仅救不了人,还有可能会耽误救治。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那么,如果一旦溺水,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事实上,溺水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缺氧窒息,所以儿童被救上来后,先判断儿童的神志、脉搏、呼吸状态,根据溺水者被救上来之后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切记同时呼叫:
1昏迷、有呼吸、有脉搏
清理口鼻异物,侧卧,如果呼吸、脉搏有变弱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方法看下文)。
2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清理口鼻异物,进行人工呼吸。
3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心脏骤停)
立即清理口鼻污物,给予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
A:开放气道(Airway)
一只手压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提起下颌,如有异物需用小拇指取出。操作如下图所示:
B:人工呼吸(Breathing)
先给5次人工呼吸,嘴包住嘴向内平缓吹气,假如胸廓有起伏则证明吹气有效。
C:胸外按压(Compression)
按压的部位为胸骨的下半部,也就是婴儿胸部的中央,乳线的正下方,手臂垂直向下按压。
一岁以内的婴儿,双指按压;1岁以上儿童,单掌按压,力量不够,可以双掌按压。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
▲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
宝宝受伤流血
千万别乱止血
宝宝喜欢上蹿下跳,有时候受伤止血是常事,可能很多人认为宝宝受伤流血,首先需要的就是贴创可贴,其实这样有可能加重感染:
宝宝受伤流血,应该按照下面4个步骤做:
1.止血。一般来说,小割伤和擦伤的出血会自行停止。如果出血没有自行停止,用干净的布或绷带轻微按压。保持轻度的按压20~30分钟,尽量抬高伤处。
不要中途放开按压处去检查是否止血,这样反而会干扰凝血过程,引发再次出血。如果血液呈喷射状,或持续按压后仍然继续淌血,请就医。
2.清创。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面积较小的伤口,冲洗就可以了。如果伤口面积较大,又不是很深,可以考虑用碘伏消毒。
如果是比较浅表的擦伤,进行完这两步,就可以等待伤口自行恢复就可以了。如果伤口较深,还需要进行以下几步。
3.覆盖伤口。使用绷带,维持伤口清洁,隔离有害细菌。伤口已经愈合到不易感染的程度时,可暴露伤口于空气中,加速伤口愈合。
4.观察感染迹象。如果伤口不愈合或观察到任何红肿热痛或渗出现象,请就医。
宝宝流鼻血了,
千万别捏鼻子、仰头、堵纸巾!
对于流鼻血,你总能找到各种止血偏方:捏住鼻翼上方、仰起头、塞纸团、按虎口穴位、往脑门上拍凉水右边鼻孔出血高举左手,左边鼻孔出血就高举右手……但这些通通都不对!
◆捏住鼻翼不管用
仅仅是堵住了鼻孔,但你并不知道你有没有按住出血点,所以并不能有效止血。
正确做法:按住出血一侧的鼻翼,先往里再往上推。可以使压迫面积变大,止血的效果会更好。
◆高扬起头很危险
高仰起头让鼻孔朝上并不能止血,只不过是血不会再从鼻孔流出来,但血液会倒流到咽部,很容易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死亡。
如果鼻血被吞咽进了胃内,就会刺激胃肠黏膜,产生胃部不适乃至呕吐
正确做法:在按住鼻孔后,低下头来压迫止血。
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
眼睛进异物,
千万别揉眼睛!
孩子的眼球非常敏感,生活中常有一些细小的异物,如灰尘、砂石、小虫、谷皮等吹进孩子的眼睛里,发现后第一步千万不要让孩子用手揉眼睛:
正确做法:
1.准备一些温水,用小汤匙舀水来帮宝宝清洗眼睛,让异物尽快从眼睛出来,最好洗的时间长一点,这样异物会清除的干净
2.如果你旁边没有水,可以让孩子半闭着双眼,让异物随着眼泪流出来,如果实在无法取出异物,医院,让医生帮助清理:
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
宝宝耳朵进水
别用棉签吸水
给宝宝洗澡或是去游泳,很担心宝宝耳朵里会进水,如果不及时清理,极可能会引起感染。但如果宝宝耳朵进水了,你用棉签去清理,那还不如不要去清理了……
棉签吸水效果差,会把水捅到更深处
如果宝宝耳朵进水了
你应该用蓬松的棉球来吸水!
完整操作手法可以观看“拜托了妈妈视频号“视频▼▲记得点赞,让身边的妈妈看到
更多的内容可以到“拜托了妈妈”的视频号观看,在这里,你不仅能获得孩子的生长发育、教育理念、营养健康,各个阶段的育儿干货,还有机会和拜妈编辑、各类专家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你带娃,赶快点击上方视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