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bull科普园地冬季预防冻伤

寒冷冬季,如何预防冻伤

进入冬季,气候干冷,尤其是天寒地冻的大东北,冻手冻脚的日子要持续3-4个月。在冬天,经常会看到脸上或者是手上出现冻伤的患者,如果感觉到皮肤上有瘙痒疼痛的小硬包,又痒又疼,这就是冻伤了。下面,就医院烧伤手显外科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冻伤。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轻时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冻伤的分类

冻结性损伤:指机体短时间暴露于极低气温,或较长时间暴露于0℃以下低温,组织发生冻结性病理改变(冰晶形成),造成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细胞脱水、蛋白变性,进而代谢障碍,组织坏死。

非冻结性损伤:指机体长时间暴露于0~10℃低温潮湿环境中造成的冻伤,组织不发生冻结性病理变化,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有形成分聚集、微血栓形成引起循环障碍,组织坏死。

冻伤处理误区

1、禁止用雪揉搓患处给予解冻复温

2、避免在火堆旁烘烤复温

3、避免使用冷水解冻

4、穿着衣物、鞋袜解冻时避免强行撕脱

冻伤的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

冻伤的预防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4.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5.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冬天的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导致病菌的孳生和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不少人感觉特别干燥,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肤干燥发痒等,削弱了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6.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也可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另外应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医院烧伤手显外科

医院烧伤手显外科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类型烧烫伤、手部疾病的特色专科,在治疗皮肤撕脱伤、癌性皮肤溃疡、压疮、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尤其是婴幼儿断指再植,指尖离断再植,手指多段离断再植,双手十指再植等复杂严重的病例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治疗特色

科室中医治疗特色突出,运用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秘制药方,研发调配出特效药物——烧伤洗液、烧烫伤散I号、II号、III号,针对不同程度的烧烫伤搭配使用,具有疗程短、费用低、见效快等诸多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护理设备齐全,配备大型的红外线烧伤治疗仪、多功能心肺监护仪、烧伤翻身床等。科室主任闫明从事烧伤整形专业16年,有着丰富治疗经验,擅长治疗中重度大面积烧烫伤及小儿烧烫伤,对烧烫伤及外伤后疤痕增生、挛缩功能障碍及纹身后去除的治疗效果显著,对烧伤总面积90%以上、Ⅲ°创面70%以上的特重度烧伤病人治愈率达到90%。

治疗范围

1、烧伤:火焰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性烧伤、吸入性损伤、热压伤等。

2、皮肤撕脱伤、皮肤软组织损伤、骨外露修复重建,放射性损伤,外科手术切口不愈合。

3、皮肤慢性难愈创面、糖尿病足、皮肤慢性溃疡、压疮等。

4、皮肤软组织瘤、黑色素痣、皮肤癌、瘢痕癌。

5、各类型瘢痕整形

6、纹身、色素痣等手术修复。

7、烧伤康复:皮肤恢复治疗、瘢痕控制及肿疼痛等症状改善及功能康复。

8、手部各种类型外伤(断指、肢、足再植术)、手部肿瘤、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手部功能重建等手部疾病治疗。

素材提供:烧伤手显外科

后期制作:胡芳

审核: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czz/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