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中教授论眼外伤处理理念的革故鼎新

编者按

目前,眼外伤依然是中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近十年来,我国眼外伤临床发展迅速,较以往相比治疗理念已有更新。《国际眼科时讯》医院眼科主任马志中教授就眼外伤处理理念的发展与转变进行专访,内容涵盖眼球穿通伤预后不良的因素、眼后节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最佳时机、探查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我国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大数据库等,为广大眼科同仁带来最新的眼外伤治疗思路,有助于更新以往的治疗策略,更好地服务患者。

我国眼外伤飞速发展、治疗理念革故鼎新

近十年来,我国眼外伤临床发展迅速,外伤治疗理念更新,马志中教授认为这源于以下几点得天独厚的条件:1.有别于世界其他发展中或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有专门的眼外伤学组、独立的学术平台,这促进了我国眼外伤事业的发展。2.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仍为欠发达的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现阶段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眼外伤人群。目前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眼外伤健康教育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差。眼外伤的治疗理念发展速度较快,包括以下几点:伤道处理的注意力从伤道外口转向了内口。以往对眼外伤的处置都是注重于眼外伤的外口,这在伤口开放防止感染是重要的。但对伤眼的远期伴发症和伤眼最终命运来说,伤道内口更为重要。眼外伤处理中的整体性观念非常关键。整体性处理理念涵盖了对眼前节和后节的处理,“鱼和熊掌都必须兼顾”,因为很少有外伤只伤及前节或后节。它们会相互影响。睫状体区域受到重视。睫状体是眼外伤常累及的地方,对眼外伤整体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jrgolfclub.net/yczz/5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