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天防止滑倒,骨科医生为您支招
年伊始,北方强冷空气不断来袭,气温持续下探,今年的浙江好像比往年更冷一些。都说南方的冬季是”湿冷”,带着魔法穿透能力,穿多少都觉得不够热。可是人们还是对冰雪有一种喜悦和期盼。
同时,冰雪天气带来的各种不便和社会问题也值得担忧,特别是每年冰雪天气的时候,人们滑倒摔跤导致的外伤总是无法完全避免。尤其是许多中老年人,他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减退,身体适应能力又比年轻人弱。许多伴有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白内障、眩晕症及心理因素等基础疾病。在冰雪天气前后,特别是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光线不佳的时候,中老年人单独外出、行车走路较急或者路面不平,有台阶的情况下就特别容易发生滑倒摔跤的意外事故。而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一次摔跤很可能就让身体的健康状况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甚至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般来说冰雪天气常见的外伤部位有头颈部、胸腰椎、髋部、踝关节和腕关节等,中老年人意外摔倒导致骨折后,除了骨折本身带来的危险及疼痛,另外由此导致活动受限和长期卧床,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下肢血管栓塞等,都会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据国内外专业医学文献统计表明,中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的死亡风险比同龄人高3倍,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高达20-30%,能完全恢复术前活动能力的仅占33%,50%的患者需要长期借助辅助装置生活,25%的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或者社区护理。由此国内临床共识将中老年人髋部骨折列为限期手术(医院为此特别设立“夕阳红”绿色通道),一般来说在受伤后48小时内完成手术治疗(条件具备的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48小时内实施手术),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
而颈胸腰椎等脊柱骨折,多发生于既往就有骨质疏松或其他病理改变的患者,当收到外力后,脊柱的椎体呈现“塌陷”样表现,也可以有楔形变,累计单个或多个椎体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塌陷会进一步加重,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后凸畸形“驼背”。而长期卧床也会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并可危及生命。
相比较而言,踝关节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在治疗上较简单,一般也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术后康复也更加容易训练,对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占用也相对较小。所以两害相侵取其轻,当突发意外摔倒时候,尽量控制身体平衡,而当身体平衡失去,可以用双手支撑,这样就相对保护了脊柱和髋关节。
民进会员、医院骨科俞学子副主任医师整理了一份冰雪天气外出行走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在寒冷冬季,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更加安全顺利的出行。
1、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白内障、眩晕症及心理因素等基础疾病的,在冰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特别是雪后化冰的时候,以及早晚气温较低,光线不佳的时候。
2、行走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快,步幅尽量小,速度尽量慢,保持固定平稳的步调,让双脚分摊身体的重量,网络上戏称为企鹅步。甚至可以辅助拐杖或者登山杖,三角稳定,保持身体平稳。
3、冰雪天出行,手里尽量不要提重物,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适当的双臂摆动可以增加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上下台阶时,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特别要注意不要长时间接打电话,光线不佳或地形不明的地方慎去。车轮反复压过的路面,水泥路面与大理石、普通非防滑地砖的过渡区域尤其需要注意,特别容易发生滑倒摔跤。
4、穿着保暖防水,具有防滑橡胶底的鞋子,走路时尽量踩在未融化的积雪上,或者完全融化的路面上,避免走在有碎冰和未完全融化的路面上,一般来说最好先观察路面,踩着前人的步伐前行,在已经有人滑倒的路段要特别小心慢行。
5、万一不慎发生滑倒、摔跤,要赶快下蹲,降低身体重心,减少摔倒时候的冲击力,真的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首先自我判断受伤部位,一般来说冰雪天气常见的外伤部位有头颈部、胸腰椎、髋部和腕部等。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大致判断伤情,如有无头痛头晕恶心、有无躯干及四肢疼痛、无法活动或者麻木感,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如果有症状,清楚的告知路人,寻求帮助,但不要强行起来,否认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尽快联系,由专业医护人员做伤情评估和搬运工作。切不可迷信“土办法”,用红花油、膏药、搓药酒或按摩等自行处置,不但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还可能造成患处肿胀疼痛进一步加重,甚至造成皮肤感染坏死等不良后果。
6、如果单纯四肢骨折,可以找一个适当长度的木板或者别的硬质物体,放置到患肢下面,木板长度需要跨越受伤部位的上下关节,并用绳子松紧适宜的固定。
如果是单纯的扭伤,不建议揉搓伤处,因为这样可能加重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可以在24-48小时内,用冷水或包着干毛巾的冰块冰敷,并抬高制动患肢。受伤后。48小时后患处红肿缓解,可以适当热敷,这样可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代谢炎症因子。若症状持续未改善或逐渐加重,医院专科就诊。
总而言之,咱们没事别找事,有事别怕事,科学认识,细心对待。冰雪天没事就在家吃吃喝喝,尽量减少外出。同时室内厨房、浴室等地方也要注意放置防滑垫,穿防滑拖鞋,淋浴完后及时擦干地面,防止低温结冰。无论早晨起来还是午睡醒来,起床不要过猛,可以先在床上清醒3分钟再坐起来,然后再清醒3分钟再站起来活动,以防止手脚僵硬活动不利,最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愿大家都平安度过冰雪天气。冬季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本期讲堂专家:俞学子
医院(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杭州市康复医学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在四肢创伤骨折、脊柱骨折、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及颈肩腰腿疼的康复保守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荣获民进浙江省年度“开明先锋”、民进杭州市年度“战疫情促发展”先进会员、民进杭州市年度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称号。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