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基层的乡村医生,普通的小外伤我们是最常见的。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都是生活工作在农村的老百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则息,每天都是在与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打交道,时不时就会不小心伤及手脚。
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主要谈谈开放性的一些小损伤。临床最多见的就是刀具割伤、划伤,生产工具的砸伤以及碰撞挫伤等。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挺遵从医学的原则,每逢开放性创伤,都是按照清创缝合的套路一步一步的处理伤口。时间久了,觉得有些伤口也不必要去缝合,甚至不缝合的伤口愈合后比缝合的伤口瘢痕更少,愈合更快,伤者也减少了许多的痛苦,节约了治疗费。
对于比较表浅的伤口来说,缝合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把崩开的伤口拉在一起,紧密的接触,利用人体的修复能力,让伤口自己愈合,对伤口的帮助只是起到一个连接,防止再度崩开的作用。
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帮助,甚至因为缝合,针孔的存在,过松、过紧的原因,还会影响到伤口的血液循环、营养的供给、分泌物的吸收,最后愈合时间延长,留下难看的蜈蚣状瘢痕。在活动量大的手指关节处缝合,如果缝合过紧的话,还会导致关节粘连,功能受到影响。
既然缝合对伤口起到的作用只是一个连接作用,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替代这个作用呢?
在我和父亲多年临床的经验中,就摸索出这么一个方法。
针对比较表浅,形状规则,伤口光滑平整,没有肌腱韧带断裂,皮下充实无空洞的伤口,我们都采取利用医用胶布牵引皮肤带动伤口两侧闭合的方法来替代缝合,临床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这个方法,既起到了闭合伤口的作用,又不需要对伤口再度创伤,不破坏伤处建立新的血液循环,愈合后不会留下蜈蚣纹,基本不存在过松、过紧的弊端,不需要麻醉,免去麻醉皮试、缝合的痛苦,伤者节约治疗费用,医生节约处理时间。
应用这个伤口皮肤牵引闭合术,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是所有伤口都适合。首先伤口的部位要方便贴医用胶布,伤者没有胶布过敏史,其次是伤口需要光滑平整,锯齿状等较为复杂的不太适合;伤口过深、肌腱及韧带断裂的,皮牵引只能闭合表面而无法连接断裂的肌腱、韧带,还是需要里层缝合的。
手指等活动量大的关节处,没有肌腱、韧带断裂的伤口,在皮牵引的基础上,应该在关节屈侧绑上一块硬纸板,控制手指弯曲,提醒伤者弯曲会导致伤口崩裂。
具体的做法是,根据伤口的大小,剪取合适的胶布,把胶布中间剪几个梭形的长孔,孔距0.5---1cm,间距0.1---0.2cm左右,用于牵拉皮肤时,更加的透气,也方便渗血被敷料吸收,影响胶布的粘合力。如下图:
把伤口清创、消毒处理、止血后,等表面皮肤干燥,剪好的胶布一端贴紧伤口皮肤较为松弛的一侧,向対侧牵拉,同时拇指可以推动伤口另一侧让伤口两侧向中间挤压,当伤口两侧的组织紧密结合时,把把胶布另一端贴在対侧的皮肤上。如下图:
至此,伤口两侧的组织就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如果伤口在手脚等部位,为了防止胶布脱落,可以加一块胶布环绕肢体把用于牵引的有孔胶布连接起来。伤口在身体宽阔的部位,牵引胶布可以剪得更大一点,这样牵引力才不容易松动。
牵引胶布贴合好后,要观察伤口两侧皮肤是否对齐,用手术镊子轻轻牵拉整理,然后用消毒纱布在伤口上按压,使伤口贴合更加平直,吸去伤口内残留的血液和组织液,然后覆盖敷料,外用纱布固定。
其余,根据伤者情况,按照外伤处理原则治疗。
如果觉得有用,请不吝分享!长按以下图片识别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㈢湅鏈濂?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㈢湅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