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年龄长大之后,爬高上低,跑跑跳跳,有时磕了碰了的出现伤口出血,是经常会遇到的事,今天教大家如何处理和护理外伤,以及12个美国儿科专家分享的育儿经验,分享各位爸爸妈妈们。
1.快速止血法。
遇到孩子因外伤出血,可先将冰块包在纸巾里,直接紧压在伤口上,保持3分钟。如果伤口没有严重到需要缝合的情况,按压的力量和冰镇作用就足以止血了。如果3分钟后仍然流血,我医院处理。
2.泻盐(硫酸镁)可以杀菌、预防感染。
如果孩子的脚受了外伤,止住血后,倒一大盆温水,放2~4汤匙泻盐,让孩子把脚泡在盆里,伤口会恢复得非常快,而且不会发炎感染。
3.拍饱嗝一定不要拍错地方。
给宝宝喂完奶,把他直立抱起,拍他的后背和胃对应的位置,力度要适中。拍不准位置不光会影响效果,还会引起不适导致吐奶。
4.孩子要发脾气时,要给孩子找一个健康的渠道来宣泄怒气。
推荐用跑步的方式来宣泄。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告诉他们,下次感觉生气时,可以找个地方猛跑一通,然后停下来做几次深呼吸,这样就就能冷静下来重新思考问题了。
5.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挑食”的标签。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新的食物,比如举例说吃饭就好像旅行,需要不断去尝试,就可能就会有惊喜的发现。
6.勤洗手是保持孩子健康的重要习惯。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去完厕所、刚从外面进家门和吃饭前都要洗手,而且每次洗手时间至少要达到15秒,手指间和指甲缝都需要搓洗到位。
7.至少坚持两周时间,来改善孩子的睡眠问题。
孩子不好好睡觉时,很多父母尝试一个办法,几天不管用就放弃了。其实这对于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来说,时间太短。任何好方法都需要坚持两周,两周后仍然无效的话再考虑换一个。
8.不要怀疑作为父母的本能。
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医院看完病回家,感觉得医生的诊治有些不对劲,医院,再试试看。医院医生也都是根据血象报告来诊断,尤其孩子们发病高峰的时候,医生难免也会有点小疏忽。如果你很了解孩子发病的原因,和医生诊断结果相差比较远的情况下,医院重新看一下。
9.提防孩子身边的隐性危险。
在孩子刚会走路时,比起他在地上捡东西吃和在游乐场往高的地方爬,更需要注意的是没有防撞软包的家具、未打过疫苗的狗以及没有防护栏的的窗户。这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可能会很严重,甚至致命,而且比你想象得会更易发生危险。
10.橄榄油可缓解耳痛。
孩子耳内发炎时,将橄榄油滴进耳孔,可缓解耳痒和耳痛。橄榄油能保护耳膜,让耳内渗出的液体更快干燥。
11.孩子应该知道他们的身体隐私部位名称。
有很多男孩,他们的睾丸疼却不敢告诉医生,女孩撒尿时尿道疼,也不告诉医生。准确说出自己身体的部位的每个名称,能够让孩子能轻松地向父母和医生说出他们的不适症状。
12.观摩是让孩子学习上厕所的好办法。
让孩子观摩你怎么如厕,洗了手,和孩子拍手庆祝,让他知道这是件有趣的事,孩子会乐于学习。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