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个动作被医生点赞
浙江的小刚17个月,大眼睛、胖乎乎。上周六晚上9点,小刚妈妈给儿子洗澡。
在放好热水,妈妈转头丢弃刚刚换下来的尿不湿的那几秒,小刚一把抓过妈妈兑热水的花洒。花洒弹到了脸上,瞬间就是火红一片。
“真的是只是几秒钟,我就听见哇一声!”小刚妈妈两眼泪汪汪回忆道,“我现在都记得那声惨叫!”
“我们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热水温度达到℃,刚刚放过热水的花洒滚烫的。”小刚妈妈说,看着儿子的惨样,家里顿时慌了神。
“家里长辈都说,医院!但我看到以前媒体写过,万一烫伤,要先用冷水冲烫伤处。”小刚妈妈说。
所以,小刚妈妈力排众议,用凉水给儿子冲了半个小时,医院。
医院时,浙大儿院急诊接诊医生一看伤口处理,就夸小刚妈妈做得对。医生说“这样可以降低烫伤皮肤表面的温度,中和余热,减轻孩子痛苦疼痛。”
经诊断,小刚为二度烫伤,周一进行了手术。今天记者在病房看到小刚,小刚伤口都被纱布包裹着,正甜甜睡着。小刚妈妈说:“孩子还挺乖的,没怎么哭。
孩子意外受伤,第一时间该做什么
小朋友总是天生好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解锁各项新技能。当然也伴随着磕磕碰碰,甚至难免会发生意外和伤害,擦伤、烫伤、扭伤、咬伤……
当然,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要赶紧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
那么不同情况造成的伤口该如何处理,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
烧伤、烫伤
错误做法:
在伤口上涂抹酱油、醋、酒、牙膏。
正确做法:
冲: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若当下无法冲洗,则换为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弄破水泡。
泡:在冷水中浸泡15-30分钟,若烧烫伤面积过大或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
盖:使用干净的湿布或消毒纱布等覆在受伤部位。
送:伤口严重,要马上送医急救。
跌倒或被撞淤青了
错误做法:
妈妈揉揉就没事了!结果更痛!
正确做法:
立即用手掌紧按压5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
若有淤血,用碎冰和冷水敷,压迫效果会更好。24小时内,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24小时后换温水热敷。
如果是胳膊或腿受伤,将患处适当抬高利于消肿。
头外伤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哭闹、烦躁等,医院就诊。
不小心摔倒擦破皮
错误做法:
拿纸巾擦一擦,吹一吹,等伤口自己好。
正确做法:
伤口面积小,或仅表皮受伤,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涂上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
伤口面积较大,或有无法自行清洗的污物,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或在重要位置受伤,应立即送医。
伤口面积大且伤口深,应立即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被刀、玻璃割伤了
错误做法:
仅用手指按压伤口,还时不时松手瞧瞧,但血一直在流。
正确做法:
多数切割伤发生在手部。先用局部直接压迫法止血,或捏住手指两侧止血,再用干净的纱布稳固而轻柔地压在伤口上,至少保持5分钟。
止血后,用淡盐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最后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固定。
特别提醒:如果伤口在面部或裂开超过1厘米,医院缝合。
不要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刺激伤口;不要在切口面使用抗生素药膏。
被蚊虫咬伤或马蜂蜇伤
错误做法:
边吹边帮宝宝抓挠伤口!
正确做法:
被蚊虫、跳蚤、毛虫、蚂蚁、马蜂等叮咬蜇伤后,应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溶液清洗浸泡患处。
外用虫药水对于缓解症状有帮助,不过如果过敏反应严重,还是要马上送医就诊。
手指被门缝夹,脚趾被砸伤
错误做法:
呼呼后再把伤口裹成“粽子”。
正确做法:
处理方法参考挫伤,前期注意冷敷,后期再热敷。
伤口内部如果充血呈现紫色,可能骨折了,要尽快就医。
被钉子、木刺戳伤了
错误做法:
捏着伤处硬挤,孩子痛得哇哇大叫。
正确做法:
紧急处理伤口,挤压伤口,流出一点鲜血,排出细菌。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放一块冰,让皮肤感到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用消毒的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玻璃片或者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活动,医院,通过手术清除。
扭伤了
错误做法:
揉一揉,再拿条热毛巾敷敷。
正确做法:
受伤后24小时内,先用毛巾包冰块冷敷20分钟,起到镇痛消肿的效果。
第2天再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这时能揉揉了。
还能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能帮助减轻肿胀。
特别提醒:脱臼和骨折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普通扭伤,如果不能准确判断,还是要及时就医。
骨折了
错误做法:
没发现宝宝骨折,还随意抱来抱去。
正确做法:
外伤后,轻触受伤部位,如果宝宝哭闹或拒绝,且关节活动受限,或有异常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断为骨折,要减少移动外伤部位。
出血处要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压迫止血。
就地取材,用硬木板片或杂志临时把骨折的两端固定好,以防二次受伤。
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第一时间送医治疗。
被小动物咬伤、抓伤
错误做法:
挤压伤口,妄想把病毒挤出来。
正确做法:
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彻底冲洗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病毒。
尽快送医,如果是被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24小时内要接种狂犬疫苗,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小爱叨叨叨
如果宝宝的伤口出现了化脓、发炎,或是宝宝受伤后出现了发烧的状况,不要自己在家用药,医院处理才行!而且有医院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哦。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伤,家长们一定要掌握正确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
下载「妈妈爱我」APP,一起交流孕育经验!点“阅读原文”或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