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国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
年9月30日是“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究竟,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口腔健康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平衡膳食模式,饮食多样均衡
饮食多样化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
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25种以上食物,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也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预防龋病、牙周病、牙酸蚀症和口腔癌等口腔常见病。
科学鉴别糖类,远离添加糖
01
非游离糖的危害小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非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小,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
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大,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这种“糖”致龋性会增加。另一种游离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及糖浆,也称添加糖。
02
添加糖较为隐秘
添加糖不仅存在于饮料、糖果、蛋糕、饼干、甜点、蜂蜜、糖浆、蜜饯等甜味零食,还可能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如番茄酱、酸奶、咖啡、膨化食品、芝麻糊、核桃粉、话梅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售婴儿食品是高度加工的产品,添加糖含量高,因此要警惕不小心吃掉的添加糖。
少喝碳酸饮料,避免牙齿损伤
碳酸饮料、柑橘类酸性食物含糖量较高,可对牙齿表面造成直接腐蚀、破坏,从而引发酸蚀症。另外,这些食物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引发龋病。含糖饮料及碳酸饮料摄入过多或睡前喝饮料等习惯,可以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患有酸蚀症的危险。
建议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以避免对牙齿的危害,日常生活中选择用水代替饮料。
多吃瓜果蔬菜,减少烟酒槟榔
经常进食富含钙、维生素C、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及全谷物,可增加咀嚼活动,减少菌斑滞留,促进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同时可以预防龋病、粘膜病及口腔癌。
吸烟与饮酒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烟草与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和促进癌症发生,酒精含量越高,致癌的危险性越大。“槟榔果”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提倡母乳喂养,健康饮食习惯
全部的乳牙和大部分的恒牙都在婴幼儿时期形成和钙化,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婴儿食物或饮料中不应添加糖,否则可能会让婴儿养成甜食嗜好。
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建议家长给孩子制作无添加糖或者低添加糖饮食,让孩子不偏食、爱吃少盐少油少糖的食物,养成健康膳食习惯将受益终身。
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
一旦妇女已经怀孕,那么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避免在怀孕期间可能因为发生口腔急症,而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
清洁口腔很重要,刷牙漱口用牙线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建议0-3岁婴幼儿使用氟浓度为-mg/kg的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米粒大小(15-20毫克);3-6岁儿童含氟牙膏用量为豌豆大小;6岁以后及成人含氟牙膏用量为黄豆大小即可。同时,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王丽娟——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各种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拔牙、外伤缝合、门诊小手术等口腔外科的常见操作。参与编写《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书,担任第一副主编,在《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黑龙江医学》及《伤残医学杂志》、《中国医药论坛》、《实用口腔》等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口腔科end
供稿|口腔科
编辑|刘婕审核|孙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